胃酸反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考虑与胃酸分泌过多、胃动力不足有关。生理性胃酸反流可能是进食过多后姿势不当或运动不当导致,病理性胃酸反流可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胃部疾病。建议根据发病时临床症状分析疾病类型后,由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一、非病理性因素:
如果进食过多后仰躺或下腰,受引力影响胃酸可出现反流。部分人群饭后进行深蹲等活动,容易导致腹压升高,引起胃酸反流的情况。此类胃酸反流一般短暂性出现,通常无需治疗。此外,如果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或服用地西泮片等药物,或者育龄期女性已经怀孕,也可能导致抗反流功能异常出现胃酸反流的现象,此时需要改变不良习惯,以及改服其他药物缓解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慢性胃炎:长期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药物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可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几率。慢性胃炎发病期间,胃酸对于胃黏膜的刺激可导致胃黏膜受损,进一步影响胃部规律性蠕动引发胃酸反流,可伴有中上腹钝痛、饱胀等症状。建议确诊后遵医嘱服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抑酸剂、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以及多潘立酮片等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2、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常见的病因。当致病因素刺激导致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受损时,同样会影响到胃部的规律性蠕动,致使胃内酸性内容物上逆引发胃酸反流现象。患者如果平时容易反复出现烧心、反酸、口臭、胃痛、胃胀或柏油样便等临床症状,且胃痛症状容易在饥饿或饭后明显加重时,考虑存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性较大。建议确诊后按医嘱使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剂,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以及枸橼酸铋钾片等胃黏膜修复剂等;
3、反流性食管炎:腹内压增高、胃部手术、食管裂孔疝以及某些药物副作用等,可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动力不足,以及胃酸分泌过多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期间,患者可因为胃动力不足致使胃内的胃酸反流到食管,导致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尤其饭后或平躺、弯腰时,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会较为明显。临床治疗方面建议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服用多潘立酮片等胃肠道动力药物抑制胃反流,同时可配合康复新液等胃黏膜修复剂修复损伤的食管黏膜。
此外,如果患有食管炎、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等,也可能导致胃酸反流的情况。对于经常反复出现胃酸反流症状的人群而言,建议早上空腹积极去正规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胃镜、钡餐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后,按医嘱规律治疗。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吸烟饮酒等,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标签:反流,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