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是非常伟大的歌唱家,应该用歌唱家和艺术家来形容她,她在艺术上的境界包括作品上的境界,尤其是在声音技术上的境界,都是非常高的,她在民歌上的唱法,是真正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传承了中国非常经典的、很多地方的民歌唱腔。
专业人士中: 如@李小锋 、@杨澜 、@曾田力、@赵晓生、@林海、@阎桂祥、@茅威涛 、@玲花 、@刘岩 、@张德芬 、@沈洋 、@佟丽娅 、@李建树 、@捞仔 、@陶喆 、@六小龄童 、@陈钢 、@徐之彤 、@阎惠昌 、@谭盾 等都对龚琳娜推崇备至。 早在2011年,谭盾曾邀请 @陈平兄 做歌剧,并致敬 @龚琳娜 ,邀龚琳娜演译屈原。
引用 赵晓生教授的原话“琳娜是我所见中国女歌唱家中,音域最宽阔,表现力最丰富,生旦净丑通吃,中今中外合璧,进取心强,艺德严诚的一位。”
大众人士中:看了些她音乐视频的评论,或许是难听、浮夸、神经质、炫技、不知道唱的什么等之类的。 但是我也是大众,我觉得龚老师的音乐真的很棒。很好听,都是诚心在做音乐。无论是民族的还是新艺术还是之前在学校的那些,都很美。
推荐看看这个:
龚琳娜在视频 3分38秒 演绎 “四季歌 ”
王璐瑶在视频7分05秒演绎“四季歌” 以上可以对比下。
龚琳娜在视频 11分40秒 演绎 “风雨中的摇篮歌”
龚琳娜在视频 40分15秒 演绎 “永远的微笑”
因为基本是现场清唱,所以没有伴奏,可是我真的很迷恋这样的声音和这样的深情,我想我也是因为这样的声音喜欢上龚琳娜,也因为这样的声音更喜欢中国音乐。
但是我要说不提音乐素养,也不提音乐风格。中国现在很多人真的很浮躁。不愿意去深入了解相对陌生的事物,而又可以肆无忌惮的点评。
龚琳娜的音乐可以算是创新音乐,也可以理解为戏歌,唱法源自戏曲里的各种表现手法。可是戏曲这么古老的东西,已经让相当大部分人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欣赏了。龚琳娜用戏曲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复兴与进步。
但是很多人缺乏理解,也不愿意深入了解。只看到表象,就开始下结论。。。实际上龚琳娜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热爱艺术与生活。跟她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邹文琴老师一样德艺双馨。
引用芝士回答网友“欲三更”的话
“你觉得龚琳娜太难听了,是因为没听过更“难听”的。我的柜子里比这个“难听”的唱片,我或许能轻松找出100张, 所以我已经习惯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习惯这种“折磨”呢?难道迎合自己不好吗?
因为, 你要知道一件事儿,就是当你无法放弃旅游心态时,你就无法亲近一座城市;当你无法放弃休闲心态时,你就无法亲近一本书;当你无法放弃矜持时,你就无法真正亲近一个人。
同样的道理, 当你无法放弃固有悦耳习惯时,你就无法真正亲近一段音乐。
人们常常说艺术是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那么你和它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一种人际交往。 你选择迎合自己,你就得到孤独——和所有的独裁者一样。如果你不想孤独,你就要放弃迎合自己的执念。
人生最可怕的事,就是做自己生活的独裁者,那意味着他的世界,寸草不生。可是我们很多人,做自己生活的独裁者还不过瘾,还要去裁判别人的生活和艺术。”
第一次完全知道龚琳娜这个名字大概是10年左右,那个时候湖南台的晚会上龚琳娜唱了一首《忐忑》,当时抱着猎奇心理听的,在这之前其实我老妈已经告诉我有龚琳娜这个人,是唱民歌很厉害的一个人,也有一首《忐忑》,看完晚会以后,我抱着猎奇的心理天天听这首歌,因为觉得好玩儿,在自己认知里面从来没听过这样类型的一首歌曲,包括在后来的全能星战上,龚老师改编的《戏曲忐忑》我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我在大学的有一天,无意间听到了龚琳娜老师的一节课程,我才知道她和王菲粉丝之间有些不愉快,但当我听完那节课以后,我才发现,龚琳娜老师比我想像当中研究的还要深,她能把王菲如何演唱某首歌曲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怪不得当时出现了批评王菲的一些话语,后来就继续听了她其他的几节课,没想到,她研究的范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广,从民国时期的时代曲到当今的流行歌坛,没有她不研究的,不管是韩国音乐,日本音乐包括欧美流行音乐她都研究,还能够告诉你那些歌手是如何唱的,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如何去练习,我想,一般很难有某位歌手或者歌唱家能够博采众长,什么都研究的吧,敢问你平时在听歌的时候,有研究过那些唱的好的歌手到底是怎么唱的吗?很少有人会往这方面去想吧,每当给别人讨论自己喜爱的歌手的时候,你是不是总会用这种语言,就是她很厉害,她就是第一等等这些模模糊糊的词?你会跟别人说这个歌手的胸腔共鸣特别厉害,或者这个歌手的气息特姐通畅,她是这样吸气的,她的位置是这么挂上去的…你说的出来吗?当然在后面的课程里她也讲述了戏曲里的各种方法,甚至教给大家如何去演唱《忐忑》,我这个时候才了解到,其实《忐忑》是一些戏曲演唱技巧的汇总,但并不是大乱炖,是根据歌曲情绪的递进来更改使用的方法的,再去听《戏曲忐忑》,已经发现真的,在戏曲部分插入的前后的的确确采用的是与戏曲相同的演唱方法,一个曾经是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居然会对不同戏曲的不同音色能够表现的这么淋漓尽致,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她一直提倡的是,一首作品不是固定的演唱方法,该使用什么样的技巧应该根据歌曲这里要表达什么而定,所以包括在她教学中,不同的方法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方法的歌曲,流行,民歌,戏曲等等都有,而并不只有民歌,在她介绍练习的歌曲的时候,只要是某首歌曲能够加强某方面的练习,她就会推荐去练习,并不局限于歌曲类型。
接下来就是她一直在推广的民歌,她推广的可不是学院派的民族唱法,而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演唱方法,她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采风,将最传统的演唱方法与当地演唱的韵味学起来,运用到新歌里面,尤其她除了能够唱准旋律之外还能把当地特色的韵味儿以及方法表现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想想,现在很多人,他们会多少民歌?能唱几首?当然很多人会说:我会唱《康定情歌》,我会唱《茉莉花》等等,那我想请问,你知道《康定情歌》的原版《溜溜调》已经快要失传了吗?你知道全国有多少首《茉莉花》吗?它们是应该怎样唱吗?讲到这些,我估计很多人都会汗颜了吧
还有我比较佩服龚琳娜老师的地方就是她从学院派跳了出来,因为我本身也是学习声乐的,我发现,真的,学院派民族唱法会用美声的练声方法进行打基础,而且,你会发现,大部分民族唱法的歌唱演员她们都拥有固定的演唱技巧,唱出来的感觉也差不多,总龚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敢问欧洲歌剧院的演员会拿京剧的练声方法去练声吗?其次,学院派的民族唱法歌唱演员她们都有一套非常固定的表演模式,在她们的世界中,声音不是拿来传达东西的,只是传达音色好不好听的,更重要的是在肢体动作的表演,她们也会有固定的笑容模式,一上台感觉总是端起来在演唱,但去听原生态传统民歌,她们的笑容都是最纯真的,歌声都是最自然的,真情实感的表露,能从这个大潮流中跳脱出来是实属不易,尤其美声唱法在国内的影响逐渐增大,很多学院派已经将传统民歌的唱法认为是过时的唱法,包括民国时期的周璇,五六十年代的郭兰英老师的演唱方法及音色都已经被很多学院派老师认为是过时的审美,当今新时代应该有新时代的音色与声音,在某些方面,这种思想是正确的,但完全摒弃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就是应该的吗?这估计要和民族唱法的诞生有关系,自从青歌赛以来,人们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就是唱法只有美声,民族,流行这三种,其实这种观念很狭隘,提到唱法那就一定是有某些发声规则的喽?那么敢问,我国各个地区以及不同民族采用的技巧都是一样的吗?就是光想也不是吧。所以,龚琳娜现在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学唱歌的人能够博采众长,从本土的根抓起,一人可以千声,而不是千人一声。
看完了视频,
第一感觉,
咳咳……
回归一下正常,
个人感觉龚琳娜老师的专业真的是无可挑剔,
人家那是在玩音乐,不是在恰饭。
人家也确实有这个能力“玩”
以上。
龚琳娜之《我是歌手》
首先欣慰的是欣赏到了好的演绎
其次看到了平台给与龚琳娜再一次激碰的舞台和升华
1、做艺:
1)技能:龚琳娜首先是歌唱技能的精湛,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了好的水准
2)形式:
造型:逐步从纯个性(过往造型为配合作品有点突兀),转变到了能够辨识但更为大众接受(不那么另类了)
2、作品:
1)舞台提供了不错的展示效果,声光电到形象设计都有利于作品展现;表演现场是一个即时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最后的表现是各种因素的集中展现
2)合作者:选择面和品质有新意;
3、做人:
欣赏龚琳娜是立体的,一个鲜活的、正能量和不从维度和角度的龚琳娜无疑是让人不断有新奇和新意的人(从各种参访和花絮能够看到的):女儿、妻子、儿媳、母亲、参赛者、嘉宾、演讲人、歌手
欣赏者角度:
个人关注各类龚琳娜的信息,主要是拼图一个人的立体面和持续发展的个体的形象;一个活的热气腾腾的人首先是更接地气、更烟火。
遍历网上能看到的资料,纵横看到龚琳娜演绎方面的历程,迄今的感觉有:
1、)龚琳娜以及她的团队能够以自己的函数让各类素材变量形成自己的风格
2)链接面的拓宽,很博眼球:乐器、舞台、形式、风格、造型、媒体 每每有新意(各种比照龚琳娜的系统对标的人物很多元)
3)龚琳娜能够启发思考:技能过关、有过经历、有过取舍、热爱专业、不断自我突破(各种资料中能够看到的是一个懂进退、不断进行各种反馈系统迭代的雪球)
题外:雪球滚动中印象深刻的:李娜、王菲、孙楠、周杰伦有影响力的歌能晒大众;王珮瑜、戴玉强、石倚洁、陶喆、白嗓子合唱团等能有特色;各类采访中说唱就唱、说跳就跳,各种自嘲,率性中张弛有度,是充分自信的展示;各类花絮中生活面曝光,迎合节目也设了一层层后后的防火墙,所以不怕人设的突然坍塌;各类媒体和舞台的实操中冲击,是一个反脆弱系统的鲜活案例;各类平台和节目的同台者,总有比对面,总能拓宽感觉和想象。
会一如既往关注龚琳娜:希望有更多的作品和演绎;期待各种新特来冲击。
0
当国家对遇上古风的名场面。
龚琳娜,我只能用歌唱家三个字去概括,她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歌者,她的音乐前卫,典雅。
她站在台上,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完全在音乐艺术里,她的民歌唱法,富含新意,是我国少有的宝藏歌手。
她翻唱的这首《下山》,听完有一种《下凡》的感觉。
《忐忑》《法海你不懂爱》一度凭“魔音灌耳”而荣登神曲榜首,但戏谑热闹之后也难逃“过气”下场;之后的几年中“龚式”神曲被广场舞小苹果、凤凰传奇以及江南style取代,后又迭代为抖音上炙手可热的“学猫叫”等简单上口旋律。几年中逐渐淡出视线焦点区的“初代神曲之王”龚琳娜,如今又以一首《小河淌水》重登《歌手》舞台。
她放弃了《金箍棒》式的夸张造型与出挑姿态, 以最安全的方式,唱着最安全的歌。
如果说昔日她热度飞升的利器是黑红式的夸张画风,那么如今的龚琳娜,则似乎丢掉了这双“翅膀” ,《庭院深深》有曲高和寡之嫌、一局即被淘汰,但突围赛中她又凭舒适区的《青藏高原》强势杀出重围。
一直以来关于龚琳娜和老锣的新艺术音乐,似乎总是 “消费标签”大于“聆听音乐”,猎奇心态大于鉴赏态度 。非典型歌者龚琳娜,似乎事事“不正常”,在 哗众取宠的质疑声和坚持自我的锐意性中,面目难辨真假 。
她曾辞去稳定体面的工作投入一场没有结果的音乐试验中,不顾父母反对远嫁德国、携手大自己九岁且曾经离异的男人,一度因为没有舞台而大哭、重回聚光灯下之时却又面临着群嘲与谩骂困境。
而如今疑似越来越“正常”的龚琳娜,又该从何谈起?
遇见老锣之前的龚琳娜,是典型的“人声乐器”。 野蛮生长的力量,被封印在最横平竖直的套路模式里 。
龚琳娜自小酷爱唱歌,听着电视机里的一休哥、自己用拼音记下日文歌词和谱子,找来手风琴老师、小小年纪就登台唱歌,童年时期就跟着少年宫在全国各地演出。
母亲眼中幼年的龚琳娜是最值得骄傲的孩子,有非常引以为傲的资本,按部就班特别让父母放心,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龚琳娜的艰难与矛盾。
少年宫里好看的小姑娘们太多,龚琳娜个子小又自认长相普通,从来就不是第一眼就会被看到的人,所以她只有努力唱歌,然而却又总迷失在对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的纠结里。
7年上下铺的好姐妹多年后还觉得,龚琳娜就是个很自然的“神经”,每天天没亮人就不见了,五点起床出门练歌从无间歇。
她念书的那几年,恐怕也是楼下宿管大爷的“噩梦”,五点半就被她敲门惊起、从未有机会睡过一个懒觉。
外出游玩,龚琳娜对着十三陵水库就开始放声大唱,一旁同学不尴不尬“我是唱呢还是不唱呢”。寒假从北京回贵州老家的火车上,龚琳娜也爱唱歌,在餐车上热情唱歌还能“逃票”。
痴迷唱歌的龚琳娜,一路为自己唱出了一条辉煌之路,成功考进音乐学院,毕业后又成功进入中央民族乐团,此后又被选送参加青歌赛,斩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
然而龚琳娜却直言, 那个时候唱歌要注意的“身外之物”太多,被要求的束缚也太多。
她说导演总会要求你要漂亮,说话也要反复斟酌,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而只能说大家爱听的,说一句话之前要想十遍,很不快乐。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龚琳娜的关注点都在“音乐之外”,总会想这个妆容是否好看,总爱琢磨这样的手势舞台效果是否优雅,总爱担心观众有没有觉得她的声音是好听的。
那个时期像“流水线”作业的龚琳娜,虽然有极其扎实的功底、无比热情的渴望,却一直缺少最明的自我特色、缺失最本真的自我表达。
一路野蛮生长,但被装进“套路”的模板里。
这样的龚丽娜,一度是母亲最骄傲的女儿,却被老锣狂批:太做作了!太恶心了!你完全没有体会歌的内容,全是“做”出来的。
也是从遇见老锣开始,龚琳娜懵懂的“叛逆”意识被彻底激起。
有稳定工作、丰厚收入、体面地位的龚琳娜,毅然辞去了工作,跟着老锣做“没谱”的乐队。
龚琳娜父母万分不理解,父亲在二人新婚之际反复叮嘱做财产公证、觉得女儿这桩婚姻是极其不靠谱的事情,多年后母亲和老锣的关系才得以缓解。
可能龚琳娜自己都不甚明白,为什么放弃稳定去冒险。 她对音乐表达的所有困惑,未必能在老锣这里找到终极的答案,但老锣提供了“要追索答案”的态度。
这对迷失于千篇一律套路的龚琳娜来说,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
纵使没有老锣,也会有老唢呐、老鼓,总会有一个带着鲜明自我意识的音乐人,因其冒险与坚持,吸引被束缚在“规矩”里的龚琳娜。
这就像是猴子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总有一天咒语要被揭开、“搅局者”要重新上路。
婚后的龚琳娜放弃居住在北京(有房产),而选择和老锣远居山林,租住在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宛若世外桃源之地。
生了两个孩子、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的龚琳娜,一度处在哺乳期的焦虑中,在登台机会稀少的时候,更是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像个“奶牛”;而老锣对他的帮助是push式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信,然后将她推出去。
龚琳娜随老锣拜访某音乐节总监,龚琳娜露怯弱弱问老锣你能不能帮我翻译一下,被老锣无情拒绝:你为什么像一堆没有骨头的肉?
老锣是一个讲话直接到疑似“情商为零”的耿直男,在他难听的话里,龚琳娜没有抓取“你为啥这么凶?是不是不爱我了”的无理取闹模式,而是精准汲取到了爱与养分,逐步在他对自己音乐能力的真正认同中,重塑了一个更自信、更饱满的自己。
老锣母亲也是神助攻,这位婆婆在龚琳娜孕期精心照顾他,帮她涂妊娠油、按摩脚,教她说德语、在家中桌子沙发上都贴满单词卡,还帮助她交朋友、在路上见到带孩子的年轻妈妈都会上前主动寒暄。
龚琳娜渐渐适应了德国的生活,也开始重新在山水之间寻找音乐之路。
抱着孩子在山上唱歌,唱来了马群,蹭着她听她歌唱。
昔日让同学尴尬的“看见山水就开唱的龚琳娜”,终于能自由自在于山林的自然广袤中重新理解音乐:藏族的唱腔带着模仿羊叫的成分,蒙古族呼麦则有从马嘶鸣中获取灵感的成分。
《歌手》的舞台上,龚琳娜也讲述过一段类似的经历,老锣工作在外她独自在山间月下游荡,看着群山巍峨流水潺潺,在思念的柔肠百转中才真正明白了这首《小河淌水》的缠绵心意。
让龚琳娜彻底卸下对“音乐外务虚之事”得失之心的,一面是在山水田园中的点滴领悟,另一面则是老锣对古中国的执迷与创作魂。
老锣写李白写杜甫写屈原,写到让龚琳娜感慨他前世可能是个中国文人;老锣帮龚琳娜重新理解古诗词:李白可以一直往上唱、但你唱杜甫《登高》的方式不对,杜甫是沉郁向下的、你不要有任何表情,你只需要完整唱出来、他的作品里全都有。
在老锣创作观的影响下,龚琳娜开始重新发掘自己的多年音乐训练。研究越剧、广东粤剧、黄梅戏、苏州评弹,在节目中随口拈来就可以唱,而且唱得原汁原味;事实上她并没有专业唱戏,而是走了一条借鉴之路,秦腔中的唱法就被她放在《金箍棒》结尾处,戏曲中眼眸的转动方式,她也苦苦练习、夸张表现在《忐忑》里。
怀第二个孩子、大着肚子还在陕西乡下采风的龚琳娜,对于音乐创作的态度无疑是极其热忱的,然而她和老锣呈现出的作品、始终是争议大于接受的。
龚琳娜的表达与表现欲都太过旺盛,很爱四处分享和老锣的恩爱日常,甚至拉着老锣前妻追问恋爱史、讨教歌唱技巧(老锣前妻是一位优秀的蒙古族歌手)。
过度沉湎自我表达,在与受众脱节之时,难免会让人觉得有“哗众取宠”之嫌。
很难说, 这是公众欣赏水平的“落后”跟不上他们,还是二人的创作内容不足以承载创作理念、作品厚度不足以支撑理论高度。
在数次争论之后,《歌手》舞台上的龚琳娜画风太“安全”。不过,这并不是从“套路”模板里叛逃出的龚琳娜,又一次回到了平乏无味的安全区域,她的归来,已经有了几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柳暗花明。
舒心结语
龚琳娜以“初代神曲之王”的身份,闯入大众视线,是艺术歌曲的极端方式在流行戏谑语境下的一次狂欢。这样的“误读”式传播、猎奇式模仿,势必不会长久。
而重新以质朴姿态带着《庭院深深》登上舞台的龚琳娜,却又一次遇冷淘汰,这未尝不是泼向严肃音乐的一瓢冷水。但冷热之间、黑红之外,这个“被拆解掉夸张翅膀”的龚琳娜,离话题更远、离音乐更近。
题主你说“嗯我是大众”。。有什么差别你肯定是有个答案。
建议听点她的专辑如《夜雪》《走西口》《静夜思》。
当然她的眼界和审美也还是有局限比如《唐宋东西》里的几首新曲子,但她和老锣的确是在探索。
绝对艺术家。
听《忐忑》入门,在世界范围内能把情感和技巧的训练这样的基本功秀成这样的真不多。
听《金箍棒》,想到了唱歌本身是一种艺术表达,唱歌不是全为娱人娱己,是用嗓音描写和表达。
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像看见了活苏轼,以至于我印象中这首歌里的龚琳娜是长着大胡子的。
听《小河淌水》忘不了那个即深情又多情又专情又泼辣又害羞的妹子…那妹子是龚琳娜通过嗓音送到我心里的。
(上文《小河淌水》四字是经评论提醒改正,原误写为《小桥流水》,我反思了一下,是因为在龚琳娜送到我脑海的画面当中,那小河是一定有桥的,因为那姑娘会和河对面的情人在桥上相聚。对了,姑娘是在上游唱的,桥是在下游浅滩处,上面是青石板,桥下是鹅卵石。)
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影像画面的艺术家,各个都是半神。
龚老师是半神萨满。
龚琳娜老师
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 保送毕业于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中国音乐学院 曾获青歌赛第二名 文化部钦定民歌状元 曾为国家2级演员后自己退出体制
代表作《忐忑》《山鬼》《湘夫人之歌》《小河淌水》《庭院深深》 将古代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 音乐素养贼强
我觉得她的歌总是带满情感 让听者不自觉进入她营造的世界 去感受那世界的种种 让你欢喜让你悲伤 让你幸福 让你流泪
我不粉任何歌手一类的职业人士,对于一些人歌手唱歌以外的大幅评价不置可否。
个人看法
实力一流,真的爱音乐,在探索,具体的赞数最多的分析的很客观。
我回答是觉得撕b的回答太多,提醒一下新来的那些其实可以无视,听众听的是歌,而不是吃瓜。歌手行不行听两首歌就知道了。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些多余。
不吹不黑。推荐一下。以下作者张力十足,写了一篇好文。注:转载文章不代表作者观点
以下是一篇点评,很客观,很犀利,也很有深度。同时争论和是非也多,大家心里自行评判。
| 豆瓣日记 https://www. douban.com/doubanapp/di spatch?uri=/note/710497061/
19.04.22 晚间随笔
怎么欣赏龚琳娜的音乐?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龚琳娜原来在体制内做歌手,是民族唱法的,国家二级演员。所以根本就不是那些营销号宣传的“国家队”。一般人们所说的“国家队”是指那些国家一级演员。而且龚琳娜作为民族唱法的歌唱演员,因为发声能力及技术不行,不能扔下麦克唱现场音乐会。
龚琳娜又没形象,又没气质,所以诸如那些《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这样高大上的歌曲根本唱不了,所以混了十年也没出名。
后来,龚琳娜唱了那个神神叨叨的神曲《忐忑》,虽然是恶搞,但不管如何,毕竟闹出了点名声,后来的《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通通是照方抓药,故弄玄虚。其实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那些口口声声说欣赏龚琳娜这些歌曲的人,很多根本就不懂什么音乐鉴赏,不过就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审美高逼格而已。
另外那个《忐忑》是欧洲的一个练声方法,跟中国音乐半毛钱关系也扯不上,却被龚琳娜拿来忽悠观众。尤其在第二版《忐忑》中,龚琳娜故意加了好多中国地方戏曲唱段,就是想误导人们以为《忐忑》是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龚琳娜的发声方法始终是中国民族唱法的技术。可是为什么龚琳娜从来不唱中国民族唱法的那些经典曲目如《洪湖水浪打浪》、《希望的田野》什么的呢?因为龚琳娜的音色很差,只要和其他歌唱家同唱一首歌,相比之下,就会被瞬间比下去的。正因如此,龚琳娜才自称自己为“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这样她就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好好唱歌,而专门唱那些神曲,避免让观众把她和真正的歌唱家做对比。然后龚琳娜又反过来说那些真正的民族歌唱家唱的都是“伪民歌”!只有她龚琳娜唱的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歌
另外,龚琳娜所宣称的“民歌状元”纯属子虚乌有,根本没有的事。那个只是她在音乐学院当届学生毕业成绩的第一名,大家想想,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她的专业考试成绩怎么会由文化部颁奖?而且如果龚琳娜真是所谓的“民歌状元”,那么这个比赛一定是轰动性的,因为这个“民歌状元”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嘛!可是在这次神奇的“民歌状元”评选活动中,谁又是当届的榜眼?谁又是当届的探花呢?我怎么就没有听人提起过呢?而且怎么没有第二届的“民歌状元”评选呢?只有龚琳娜这么一个孤零零的“民歌状元”在那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葩姿态存在着呢?这一点也不符合逻辑呀!
龚琳娜所宣称的那些在欧洲得到的音乐大奖都是野鸡中的野鸡奖,有的甚至只是一些音乐的推介会,根本不是什么奖项,据说交上几百美元就可以参加评选。
在中国,龚琳娜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实质性的奖项,一切的成绩都是虚构的,比如那个中国金唱片奖,龚琳娜从来就没有获得过。
这里只讲艺术,就不提龚琳娜和她老公的人品作为了。
标签:琳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