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 (Baghdad)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旧译“报达”、“八哈塔”。位于国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面积86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1988)。市区主要部分在河东,称为“鲁萨法”(al-Rusafah),河西部分称为“卡尔赫”(al-Karkh),东西两岸之间有5座大桥相连。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提到巴格达(意为“天赐”)为一重镇。755~762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下令在底格里斯河西岸始建新城,历时4年,耗资480多万迪尔汗。命名为“和平城”(Madinahal-Salam),作为阿拉伯帝国都城。城为圆形,故有“团城”之称。城分外城、内城和紫禁城3层,有3道城墙。以紫禁城为圆心,城墙构成3个同心圆。城墙各有等距离的4道城门,4条大街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形似车轮辐条。紫禁城内有皇宫、官邸、清真寺、图书馆、花园等。773年,曼苏尔又在城郊另建1座宫殿“永恒宫”(Qasr al-Khuld),并在河东岸为皇太子建营垒、府邸和清真寺,河东西两岸用浮桥连接,互为犄角之势。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广建清真寺、宗教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客栈、驿馆、市场、澡堂及市政交通设施,使该城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哈里发帝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商贾辐凑云集,市场店铺林立,并设有专卖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市场。学者荟萃,文化昌盛。830年,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创建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馆”,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学者,将希腊、波斯、印度等国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并翻译成阿拉伯文,促进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发展。9~11世纪,巴格达伊斯兰学术方兴未艾,苏菲派、穆尔太齐赖派、艾什尔里派及阿拉伯语言学派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各派别的学者在宫廷的赞助和庇护下,著书立说,在古兰经学、圣训学、教法学、凯拉姆学及文学艺术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据载,巴格达曾建有30多所各类宗教学校,其中于11世纪塞尔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亚大学和13世纪哈里发建立的穆斯坦绥里耶大学最为著名,曾培养出大批著名学者和官吏。同开罗、科尔多瓦并称为伊斯兰世界三大文化名城。1258年和1401年,巴格达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儿军的两次洗劫,大量建筑古迹文物遭到摧毁。后置于伊儿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统治下。1534年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占。1917年被英国殖民军占领。
1921年,伊拉克宣布独立,定都巴格达,现发展为现代化的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商业、交通和文化的中心。市区现代化建筑和古老建筑遗风共存,交相衬托。据史载,巴格达曾建有560多座清真寺,现有清真寺100多座,著名的有卡兹米耶清真大寺、伊玛目·阿德哈姆清真寺、阿卜杜勒·卡迪尔·吉拉尼清真寺等。城内有多所大学(包括宗教大学),其中著名的有古老的穆斯坦绥里耶学院。有阿拔斯宫、伊拉克博物馆、伊斯兰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古迹。在统一公园屹立着阿拉伯历史名人大型石像,在萨阿敦大街和艾布·努瓦斯大街各矗立着取材于《一千零一夜》故事人物的大型铜塑像。闹市区有一座构思奇巧的无名英雄纪念碑。近10多年来,巴格达新添了许多现代化建筑,著名的有国王费萨尔一世陵墓、白宫(政府宾馆)、共和宫、国际会议中心大厦、巴比伦饭店等。
人们通过巴格达南90公里处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元前3000 多年强大的巴比伦帝国的风采。它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筑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以及传说中让上帝感到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它还首先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实行7日一周制,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并率先使用陶盘作餐具。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巴格达又迎来了它的第二次辉煌,作为帝国的首都,它对古希腊、波斯、中国和印度的各种科学和文化兼容并蓄,创造了不朽的文明。伊拉克现存的乌尔城遗址、亚述帝国遗址和哈特尔城遗址等,就是其古代灿烂文明的鲜明写照。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极端手段,对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历来缺乏应有的尊重。自1991 年的海湾战争以来,美英等国的轰炸殃及了许许多多的伊拉克古迹,巴格达城外的泰西封拱门就是一例,这一世界级的文明遗址惨遭毁容,现已岌岌可危。更严重的是,在海湾战争后,偷盗失去保护的文物成了制裁状况下的生财之道,各省的博物馆都遭洗劫,为躲避轰炸而存放在那里的珍贵文物和史料被席卷一空。如今,在国际文物走私市场,可以看到难以计数的伊拉克文物在兜售。由此可见,长期战乱不仅毁了伊拉克的国计民生,也毁了大量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
标签:伊拉克,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