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是一种异常的眼运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眼球摆动都是眼球震颤,还有很多异常的眼运动也表现为眼球的晃动,如视力极为低下导致的注视不良,特点是没有节律的非自主眼球乱动,如先天性白内障导致视力非常低下无法稳定注视而致眼球异常乱动。非常容易被误认为眼球震颤而延误手术治疗时机,因为先天性白内障应该尽早手术,出生后2~3个月内手术才能到达最好的恢复效果。
另外还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扫视异常,颤动,扑动等。临床上,要将眼球震颤与这些异常眼运动区分开来,单纯的肉眼观察是无法实现的,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眼动仪来进行眼运动波形记录,通过分析各种眼球运动轨迹,能够将各种眼运动(如先天性眼球震颤,获得性眼球震颤,注视不良,其他异常眼运动)区分开来,还能够判断和帮助分析病情的机制和来源,这就是临床上我们为何强调眼动仪检查的重要性。如果一个眼球震颤患者没有通过眼动仪的检查,是无法真正确诊的。
眼球震颤是指两眼球的一种不自主的往返运动。又分为水平震颤,垂直震颤。眼球震颤涉及眼科、耳科、神经科,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常常发生在患有眼科疾病的人身上,称为眼源性眼震,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玻璃体混浊、全色盲、白化病。
还有一些幅度较大的眼球震颤,常见于斜视、弱视、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的儿童。还有一些眼球震颤与眼科疾病无关,称为非眼源性眼震。眼球震颤如何治疗?
1、增进视力
眼源性眼球震颤,重点是提高视力,防止导致视力随意的原发病变。亦可配制适当三棱镜以消除代偿头位,提高视力。
2、手术治疗
先天性冲动型者(即眼位性)可以进行手术,其目的根据“中间带”眼位矫正其代偿头位,转变眼位,减轻眼球震颤,提高视力。由于慢相侧运动的一组眼外肌肌力强,快相侧运动的一组眼外肌肌力弱。
为此,可以将慢相侧两眼外肌后退,以减弱其张力,使与快相侧一组的眼外肌平衡。将“中间带”眼位从偏心注视位转到正前方注视位。如左方为中间带静止眼位性眼球震颤,可将左眼外直肌及右眼内直肌徙后6mm,左眼内直肌缩短6mm,右眼外直肌缩短7mm(一般外直肌比内直肌多徙后2毫米),使静止眼位移向前方。
眼球震颤要进行系统检查,视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要使用眼动仪检查眼球震颤的波形特征,确定眼球震颤类型,幅度,频率,中央凹注视时间,集合阻滞,中间带,尤其是眼震快相的方向变化,即APAN,直接关乎手术方案设计,根据这些结果初步判定潜在动态视功能,即判断视力受影响程度和发育空间。 不是仅仅靠眼睛观察就决定是否手术,那样会造成误诊。还要检查感觉功能和屈光状态,包括电生理(VEP)、眼底照相、OCT、验光等,必要时查视网膜电流图。 最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果手术治疗,要按眼震程度、代偿头位类型和有无斜视等具体情况确定手术方案,有些人斜视、头位、减震可以一次解决,有些需要二次手术,因人而异。
眼球震颤目前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也不要太沮丧因为不管怎么样治疗就有康复的希望,建议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
目前没有很好的效果,眼球震颤大多都是不能控制的,和视力差有很大关系,需要首先矫正屈光,提高视力,不能遮盖,双眼视力可能还会更好一些
标签:治好,震颤,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