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眼睛一直在发育,年龄不同,妈妈保护宝宝眼睛的方式也不同。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眼部保健重点。
人眼作为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特殊的结构与功能,人类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婴幼儿,正处于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护好他们的眼睛,就显得尤为重要。
婴幼儿眼的生长发育过程
婴幼儿眼的生长发育不是从出生后才开始,而是从母亲怀孕的第一天起即开始了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因此它是人类最早生长发育的器官之一。
在出生前的漫长时期中,眼睛受伤害的机会很多,如孕妇妊娠期患病,接触有毒物质或生活不正常等,均有可能影响胎儿眼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人眼又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器官,与人脑组织生长速度相近。在快速生长的过程中,又具有阶段性。自出生到3岁,主要完成眼的结构发育,而4~13岁间,基本完成眼功能的发育。
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儿童眼生长发育有很大的易变性,包括生理性改变和病理性改变,而这些变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统的变化,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
其发展规律是从生长早期的远视眼开始,随着人体发育过程的完成而逐步达到视力发育正常。
新生儿已经有了光觉,如果你用手电光突然照新生儿的眼睛,他会皱眉、闭眼,如果在睡眠状态,光刺激可使他扭动身体,甚至觉醒;婴儿在4~8周时可有保护性瞬目反射,即如果有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他会闭目躲避;到2~3个月时表现为有注视能力,可用眼睛追随一个移动的目标;4~5个月时可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认识母亲;1岁~1岁半时可有不完全集合功能,即随着眼前一个目标由远而近,双眼可随之向中间旋转;2岁时视力可达0.5;3岁时可达0.7;4岁0.8;5岁时大多能达到1.0。
由于儿童眼发育具有发育早、生长快、变化大的特点,且具有阶段性,因此,在不同发育时期,应有重点地关注儿童眼发育和眼保健的不同问题。
胎儿期:母亲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自母亲怀孕起,就应该尽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宫内感染、母亲患妊娠中毒症、不适当使用药物、接触毒物和射线等等。
并应进行遗传性眼病的咨询。
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尽早发现眼睛发育的先天异常
应注意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尽早发现先天异常,并应防治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
婴儿期(1个月至1岁):应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眼的影响。
1、防止眼内斜:如大多数父母经常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着看。
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就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
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
预防眼内异物:由于小婴儿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时应特别注意预防眼内异物。如刮风天外出,应在小儿脸上蒙上纱巾;扫床时将小儿抱开,以免风沙或扫帚、凉席上的小毛刺进入眼内。
由于小婴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眼内有异物也难于发现,若继发感染,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勿遮挡眼睛:由于婴儿期是小儿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如果小儿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随意遮盖。
4、假性内斜视不必紧张:有的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双眼都向中间对,而到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不斜。这可能是医学上讲的内眦赘皮,也叫假性内斜视。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根据黑眼球两侧眼白暴露得是否对称,来判断眼球是否正位。
当有的孩子鼻梁较平,在内眼角处有一个皮瓣(内眦赘皮)时,会挡住部分鼻侧的眼白,这样一来,当孩子侧视时,一侧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间斜了。此时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做出判断。可以用一个聚光手电,距孩子眼前1尺左右,将光照在两眼中间的鼻梁根部,嘱孩子盯着手电看。此时在两眼的黑眼球上就会有反光点,如反光点位于黑眼球的中央,眼睛就没有斜视。
如果眼位是偏斜的,反光点就会偏向黑眼球的边缘。
此项检查应反复多次,以得到较为确定的结论。
幼儿期(1~3岁):活动增多,谨防眼外伤
1、防止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并在此期间学会了奔跑。
所以眼外伤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时尖物扎伤眼睛。家里人在使用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时,要让孩子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
如果发生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可让孩子轻轻闭眼,靠眼泪将其冲出,如异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将其沾出,切忌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因为这会造成眼球表面的划伤和继发感染。
如果异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则应到医院请眼科医生帮助取出。
2、若确诊为斜视应积极治疗: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发现孩子确实有斜视,应及时就诊。因为有的斜视是由于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较大度数的远视眼,使孩子的调节状态发生异常,出现斜视。这时可以通过及早配戴矫正眼镜进行治疗。
而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为麻痹性斜视的,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而不要延误治疗,使视功能受到影响。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这一时期,孩子会比以前有更长时间的看书、画画等近距离作业时间,要注意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钟为宜。
如看电视,应根据房间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电视,人与电视的距离,应在电视5~7倍对角线以外,每次20分钟左右。
学龄前期(3~6岁):不宜长时间用眼
1、勿使眼睛过度疲劳:此时期是眼在一定范围内,争取利用结构与功能可塑性的关键时期。
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本领,于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学电脑、钢琴等的孩子大有人在。
而孩子的眼睛尚处于不完善、不稳定的阶段,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会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和近视眼的发生。
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早教的同时切不可不顾及孩子的视觉发育。
特别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离作业时间,一般每次不应超过30分钟。可以经常带孩子向远处眺望,引导孩子努力辨认远处的一个目标,这样有利于眼部肌肉的放松,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2、尽早监测视力发育状况:此时期的孩子,通过成人的帮助,能很快掌握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来检查视力,应尽早开始对儿童视力进行监测。
特别是要分别查两眼的视力,以便发现单眼的视力异常。因为视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机会而发展成为弱视,即使通过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视力仍达不到正常,使儿童的视功能,特别是立体视觉受到影响。
弱视可以由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引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在6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就尤为重要。
一般视力检查应每3~6个月做一次,发现异常及时矫治。有条件的儿童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1次散瞳验光,以便对儿童的眼发育和屈光发展及变化进行有效预测。
3、预防感染性眼病:在这一时期,应继续注意幼儿期的所有保健内容。
同时,由于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机会明显增多了。如沙眼,在过去的较长时间里,社会性的流行已大幅度减少,但近几年又有所增多。
特别是在过集体生活的儿童和经常到公共泳池游泳的孩子中间更为普遍。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复出现,父母家人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全面营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普通的结膜炎也较为常见,这些都是通过传染而得病的。
所以,孩子患病时在家庭中也应注意隔离。孩子应有自己专用的毛巾、脸盆,父母在给孩子上眼药之前、之后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那么在关心孩子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要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儿童护眼方法有哪些?据专家介绍,保护儿童的眼睛,应从日常生活做起,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护眼方法。
1、养目。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的膳食均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海产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
2、极目。早晨时,带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让他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35厘米的距离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
这样反复数次,然后再进行深呼吸运动,对调节眼功能很有好处。
3、熨目。让孩子每天在早晨或睡前,取坐姿或立姿,闭目,两手掌快速摩擦至发烫,而后迅速捂在双眼上,这时眼睛会感到一股暖流,这样反复数次,可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4、浴目。用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熏孩子的双眼,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左右,可结合洗脸、喝热水时进行,也可单独将菊花、竹叶之类的中药水煎取汁,趁热熏眼部,待水变温后再以药水洗眼,有清热明目的功效。
儿童有出生至八岁期间,视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接收清晰的后天视觉刺激,才能正常发展相关的视觉。
如果此时儿童用眼不当,就容易使眼睛受损,造成近视、远视等问题。那么,儿童护眼常识有哪些呢?
1、开灯睡觉会影响视力。
有医学研究指出,婴幼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其患近视眼的可能性。
国外研究人员在对数百名2~16岁近视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后认为,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
这是由于婴儿在出生后的前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
因此,家长要慎重对待。
2、儿童要做好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的推拿、穴位按摩,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有效的自我按摩疗法。
儿童读书时间过长,头部不免前倾,低头过久后,容易引起眼球充血,颈部肌肉紧张,加上阅读时双眼内聚,瞳孔缩小,晶体向前凸出,这三种反射都是产生视疲劳的重要因素。
而眼保健操具有舒缓眼部疲劳的功效,儿童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对于保护眼睛有一定的作用。
标签:幼儿,保健,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