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2024-07-03 14:14:48 编辑:join 浏览量:562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师的教案设计和课堂设计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学工具,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编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范文

观察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 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设计 :

观察植物细胞

①:观察、识别

②: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

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①: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

②: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实验方法步骤

一、制作临时装片

1.示范

准备

擦→滴

制作临时装片

取→展→盖

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

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2.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

提示:

①取村: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

②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

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

3.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自行选择一种所给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及时指导:

发现制作较好的装片,展示。

二、观察临时装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察制片的效果。考虑:有了污点怎么办?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三、再次制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5液泡(叶绿体)

选取其他材料(相应变化染液和方法),制成临时装片,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提示观察示范镜鼓励

①: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

②: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这样更直观。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绘图。注意把握绘图要领。

(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①:边讲解生物图的画 法和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 画板图示范;

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铅笔、图画纸示范,更为真实。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个案研究

摘 要:STS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中文意思为【科学、技术和社会】。个案研究旨在为STS教育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获取生物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生物教学;STS教育;应用

一、案例实践

(一)研究背景

《流动的组织——血液》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熟悉血液知识,从电视、杂志中也能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但是,学生存在一定的误解,例如什么是骨髓移植,所以我们应用了课后STS【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的内容,来介绍学生感兴趣的但存在误解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专栏以及蕴含STS信息的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随机式STS教学模式。学生在看血检报告单时会有疑问,为什么血检报告单就能检查出你是否有病呢?学生又会问白血病又是怎么回事?那骨髓移植呢?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加入本节课的STS【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的内容。课堂上,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加入STS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

(三)结果分析

在课堂中加入STS教学内容的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好奇心。如,在本节课学生了解了白血病、骨髓移植等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解答了他们对血液知识的疑惑,提高了学习兴趣。

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如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细胞工程的热点问题,这项技术与医学结合非常紧密,是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也是生物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上的应用知识。

3.培养了学生关爱社会,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也体现了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研究结果

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在课堂中渗透STS教育,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生变化:

加入STS教学内容之前:

1.忽视学生学情。

2.只关注教材知识目标的重难点,忽视STS模块中涉及的社会生产生活应用的部分内容。

3.常态教学中,学生学习兴奋点不多。

加入STS教学内容后:

1.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融入STS教学内容,关注学情。

2.结合教材中STS内容,促进了知识目标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到生物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探究意识。

STS教育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和操作,有利于培养实验、观察、思维、自学、创新等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把真正的生物教学和STS教育完全有机结合,还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罗新湘,文瑞明,丁亮中,龙立平。STS教育述评[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潘沁艳,龚大洁。STS教育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结合[J]。基础教育研究,2010(15)。

陈丽纯,方瑾。STS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5(06)。

标签:七年级,上册,教案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12495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