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年农历五月初月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关专家表示,从插艾蒿、悬菖蒲、吃蒜头、饮雄黄酒和菖蒲酒等端午习俗分析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现在大家随万年历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吧。
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据相关资料记载,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端午节期间,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从传统的卫生防疫角度来说,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民间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俗说法。
另外,五月初五,我国民间还用雄黄、桃仁、蒲叶、艾草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草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或涂抹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肚脐,以驱除毒虫,祈福小孩平安。从卫生角度看,这些活动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雄黄作为中药外用,具有抗菌、解毒的功效,多用于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等的治疗,而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也可以消毒杀菌。
雄黄酒
此外,端午节吃的粽子也有养生保健功效,其中,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根据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有些人也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安神的百合芙蓉,清热解毒的薄荷茯苓等。
民俗专家表示,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和食俗体现了古人对防病保健的重视,简单实用有效,至今还具有一定的民俗意趣与生命力。全社会应该以端午节为契机,向公众普及科学防病知识。
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更详细端午节资讯请点击》》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卫生防疫,端午节,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