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青春期的叛逆孩子 家长一定要这样管

青春期的叛逆孩子 家长一定要这样管

2024-06-29 23:33:44 编辑:join 浏览量:540

青春期的叛逆孩子 家长一定要这样管

第一,青春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

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

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

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个人爱好 重引导忌粗暴干涉: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

新奇打扮 刺激父母:叛逆心理还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的穿着打扮上。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不遗余力地追求个性,让自己变得很另类。

青少年喜欢“跟风”,追求时尚,表现个性,但缺乏对事物全面综合评价的辨识能力,他们不一定了解时尚的东西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好的东西,有些青少年群体所追随的东西,往往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却反潮流,对自我形象不利。

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给孩子设立人生的界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人生方向。

心灵创伤 以爱弥合:对于处在破裂家庭的青少年,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由于这些孩子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他们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因此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更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用爱来融化与孩子的隔阂和创伤,而作为继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

此外,离异的双方在分别与孩子相处之时不要对孩子发泄怨恨的情绪,尽量维护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并且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分开是大人的事,大家虽然在不同的地方,都是爱孩子的,避免在孩子心中埋下苦毒的种子,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

第一,自己不被理解 青春期男孩进入了“心理断乳期”,反抗性与依赖性同在,他们有了青春期的独立意识,但是还没有完全脱离童年期对爸爸的依赖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男孩有了成人意识,他们对待人、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体貌特征和穿衣打扮都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对异性也异常关注。

有的青春期男孩喜欢运动疏于学习,他们的诸多变化不被爸爸理解,由此时常会和爸爸发生冲撞。

而作为爸爸,往往对孩子的对抗恼羞成怒,无法宽容青春期男孩的反抗,总是给青春期男孩当头棒喝。于是男孩对爸爸的残存的依赖性得不到满足,这样就出现了叛逆的现象。

第二,自己不能被尊重 在爸爸眼里,男孩终究是自己的小孩,他们就应该在自己的羽翼下享受保护,同时也必须接受他们的管制。他们对青春期男孩的表扬与批评都赤裸的不加修饰,没有充分地尊重男孩,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对待。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所以青春期男孩产生了逆反心理。

青春期不等于叛逆期,只要男孩心理上被理解,叛逆就会远离他。爸爸要学会看男孩的“闪光点”,放低姿态,多和男孩交流。青春期男孩叛逆并不可怕,因为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相似点,爸爸要尊重和理解青春期男孩,积极表扬、适时指导。

说起初中生,可能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头疼,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非常不好管教。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广东和山东等六省一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初中生进行的大规模实证调查数据,描绘当下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整体现状和大致轮廓,呈现出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误区1:青春期充满可怕的“暴风雨”?

调查说: 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大多正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年危机”阶段,面临健康、事业、婚姻、子女和社会支持的多重挑战。

当“中年期遇上青春期”时,很多家庭进入一个互相之间不了解、不明白、不交流的阶段,亲子冲突较多,很多家长会用“叛逆、早恋、不好沟通、另类”等词汇来描述青春期的孩子。

说起青春期,大家都会想起那部美剧《成长的烦恼》,青春期似乎成了家长们的“心头疼”,青春期真的如此可怕还是被贴上了标签呢?

实际上,青春期虽然充满“暴风雨”,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一直以来,公众对青春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过度焦虑,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和不良暗示,容易使家长曲解子女的成长性变化,从而采取“危机管理”的教育方式,反而强化了初中生的叛逆行为,导致亲子冲突升级。

误区2:家长仍然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调查发现,同伴是初中生课余时间玩乐、倾诉和分享秘密的首选对象,高达55.54%的初中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事,选择“母亲”的仅为14.34%,而选择“父亲”的仅占3.44%。

这预示着初中生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家长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显著增加。

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

在这个时期,家长需要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现实,适度放手,支持并帮助子女拓展交往范围。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独立意识。

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

但由于其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2.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表现在孩子的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

心理上,孩子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

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敞开心扉,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

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日记里,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

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孩子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这时候日记本也会成为孩子情绪宣泄的最好出口。

5.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标签:叛逆,青春期,家长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10926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