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出现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梅毒试验(RPR)是一种80年代出现的一种用于献血的标准抗原牛心肌脂抗原,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目前许多血站采用RPR法对献血人群梅毒进行了梅毒调查。
RPR试验和DF法对一期梅毒的诊断相互配合,可以进行梅毒的早期诊断。其缺点是抗体含量太高时,容易产生假阴性,即prozonephenomenon(prozonephenomenon),也容易出现假阳性。
梅毒、神经梅毒均无明显症状。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梅毒患者未得到治疗的血清阳性率(RPR试验),一期梅毒阳性率为80%~85%,二期梅毒阳性率99%~100%,二期复发者血清反应阳性率也较高,可达80%~100%,二期梅毒复发越早,血清反应阳性率越高。
三期梅毒一般有症状者,血清反应早期或二期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率较低,平均为60%~80%,而麻痹性痴呆等实质神经性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率可达98%~100%。
在梅毒病各期中,人们的血清反应阳性率通常以一期低、二期高、三期比较有规律地出现变化。
因此,疑诊梅毒病患者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梅毒并不能完全根据血清反应阳性结果进行诊断。
RPR试验可作为评价梅毒疗效的指标之一。连续用同一人的血清进行了两次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果出现4倍的滴度变化,就等效为2倍的稀释(如:从1:16到1:
4,或从1:8到1:32),那么临床上需要考虑有重大的临床改变。
对于单个患者,采用相同测试方法(例如:VDRL或RPR),应在同一实验室进行连续的血清学检测,VDRL和RPR法同样有效,但是,由于RPR的RPRL滴度较VDRL略高,两者的定量结果不能直接比较。在梅毒用足后3个月,RPR试验抗体滴度下降2次,6个月后降低4个稀释度。RPR在一期梅毒1年后转阴性,二期梅毒2年后RPR为阴性。
梅毒早期经过充分的治疗,需要随访2~3年。疗程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其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追踪期密切观察RPR滴度下降与临床情况。
标签:rp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