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龙骨”可能是某种海洋生物;当年“龙骨”仍下落不明
本报营口消息(特派营口记者安利)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营口“龙”之谜》一书,于10月30日上午在营口举行了首发式。当日,营口“龙骨”课题研究小组的专家首次披露了营口“龙骨”之谜的谜底
谜底之一
“龙骨”可能只是“须鲸”
在综合了国内诸多专家意见后,课题小组最后在大连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展馆厅内拍摄了一组各种恐龙和各种类别的鲸的标本图片。回到营口后,专家们将图片与当年《盛京时报》上的营口“龙骨”照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到初步共识:当年《盛京时报》上的营口“龙骨”照片为海洋生物,很有可能是“须鲸”,具体依据是:成年“须鲸”的长度一般在一二十米之间,而营口“龙”的长度是11米左右,这是第一个相近的依据;“须鲸”的胸鳍腐烂后,暴露出来的刺状骨像爪子,而营口“龙”在发现时恰有“爪”,能否是“须鲸”的胸鳍?这是第二个相近的依据;“须鲸”的下额骨腐烂暴露出来后,非常像两个弯弯的“角”,而人们发现营口“龙”的时候,他已经腐烂,能否是它的下额骨由于腐烂而与头部分离,使人们误以为它是“龙”角,然后人为地将下额骨插到了“须鲸”的头上?这又构成了第三个相近的依据。
谜底之二
“龙骨”可能是某种海洋生物
专家认为,当年营口“龙骨”照片上的海洋生物,有可能是一种尚未被人类认识的动物,具体分析是:关于当年有些人曾说看见“活龙”,而目前唯一健在的肖素琴老人称:“当时没有注意有没有‘角’,但肯定有鳞、有爪。”课题小组专家认为,如果肖素琴看到的“龙”有角,应该不会忘记。
已经故去的两位亲眼见过“龙”的老人的后代说,当年父亲见过的“龙”有角、爪子和鳞片,而且和现在画上得“龙”长得非常相像,因为有鳞的海洋动物不可能是哺乳动物,因此可能不是“须鲸”。
当年《盛京时报》报道的“龙”的肋骨有五六寸长,远远小于“须鲸”的肋骨,应该排除是须鲸。因此,它有可能是一种未被人认识的海洋生物
总之,专家们一致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会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龙”存在,营口发现的“龙骨”经专家鉴定,也不是当年《盛京时报》照片上的“龙骨”,而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猛犸或野马化石,而当年照片上的“龙骨”目前仍下落不明
在发现第一块疑似“龙骨”后,大家随后又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小“土包”上竟然存在大量的疑似“龙骨”,草丛中、土坑内随处可见。
这是“龙骨”还是其他动物的骨头?带着这样的疑问,营口市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捡了几块疑似“龙骨”,拿回单位研究。
70年前的《盛京日报》上,曾经刊登过营口辽河北岸发现“龙”的骨骸。2004年,营口老人孙正仁还将5块“龙骨”捐给了营口市史志办。虽然后来证明孙老捐赠的“龙骨”为野马化石,但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对“龙骨”仍旧十分敏感。
疑似“龙骨”似曾相识
昨日,记者在营口市史志办内看到了疑似“龙骨”。从外表看,它呈一种动物的牙齿形状,长约5厘米左右,略有弧度,有角质层,有上下两个横截面,有中空迹象。其手感细腻、沉重,坚硬。
“从外表看,它和曾被捐献的‘龙骨’十分相似,惟一不同的是,被捐献的‘龙骨’没有尖尖的牙齿部分。”营口市史志办公室方志科科长李占坤说,新发现的疑似“龙骨”并没有得到鉴定,不能肯定其是否与被捐献的“龙骨”同属野马化石。
李科长说,如果通过鉴定,证明它与先前被捐献的“龙骨”同属野马化石,也可以证明二道沟村曾存在大量的野马。这就表明,当年此处有大量的草地,可供给野马食用。
“此处不但有大量的疑似‘龙骨’,还有大量的古代陶瓷碎片及各种古老的石头,均可证明此处是‘营口人’较早的居住地之一。”李科长说。
“土包”已被盐水侵蚀
昨日,记者来到古城子遗址,发现该处已经被周围的盐场所包围,外部仅露出一个小土包,该处已被大量的盐水所侵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逐步被盐水侵蚀直至消失的趋势。
“土包是营口原古城子村旧址的西北隅。”李科长说,1981年,营口市文物普查队到此地考察时,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大量文化遗存。考古人员曾推定,此城最晚建于辽代,距今约900年以上。
“这块城址现为营口市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当年发现的大量文化遗存已被挖掘收藏。但疑似‘龙骨’却是从未发现的,这说明这块土地下很可能埋藏着更多的历史宝藏。”李科长希望“土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挖掘。
标签:惊现,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