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是白金,一会是蓝黑,因环境变化和视觉感知相互影响。
如果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视觉也会发生变化。网友方女士的“立场”就非常不坚定,上午认为这条裙子是白金,下午就变成蓝黑了,后来仔细一看又回归到“白金党”。
倪海龙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背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所处地位会不一样,所以感知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变化和视觉感知相互影响。”他说,现在仅仅是看照片会这样,就算看到实物,每个人的感官也会有不同,只不过不会像现在差这么多。
“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的观点会不一样,看的环境和角度不一样,仁者见仁。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一个姑娘,有人觉得她漂亮,有人觉得她不够漂亮,甚至有人觉得她很难看,但是这些观点都不会影响这个姑娘的长相。”
“利用视觉的特点,设计这样一些的色彩图片是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好奇心的。”倪海龙说,在从医过程中,还没有遇上有病人因为分辨色彩和他人不一样来看病的,因为大家会根据个人经验和判断来看待任何事物。
另外,他还要强调一点,不管是“白金党”还是“蓝黑党”,这和色盲没有关系。色盲是感受相应颜色的视锥细胞的缺失,这是不一样的概念。“千万不要小题大做了!”
白金党的视杆细胞占优,而蓝黑党是视锥细胞占优。
那么,就来听听国内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在以前就有过这样的讨论,只不过没有这次讨论的范围这么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说,这是不同个体的正常人眼视觉神经生理和心理物理适应的差异化感受。
视网膜感光细胞中包含两种细胞,分别叫做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对明觉和色觉比较敏感,意味着能够掌握明亮环境中的视物,负责色彩和细节。
而视杆细胞对暗光比较敏感,意味着负责昏暗光线下的大体轮廓视物、对色觉不敏感。当光线接触到这两种细胞时,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相同环境下,如果两个人看同一件事物存在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这一状态中,既有个体眼睛屈光结构光谱折射的细微差别和生活经验的差异,也有他们各自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兴奋程度优势不一样。
“简单点来说,认定裙子是蓝黑相间的人,负责色彩的视锥细胞占了优势;而觉得裙子是白金相间的人,则是视杆细胞在其中占到了上风。”倪海龙说,这是一种生理性的视觉现象,并不是一种病理性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差异性就觉得自己的眼睛有问题。
标签:蓝黑,白金,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