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期
01
主持人
经典如名画,待知音而赏;经典如好茶,伴益友而品。《烛之武退秦师》,究竟有何种魅力令后来者一再品赏、玩味,不忍释手呢?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后是什么?今晚我们就与四位老师一起,深入之,细思之,解读经典,致敬人生。首先有请马于玲老师分享她的独特解读。
开场白
(马于玲)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的马于玲。《烛之武退秦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让人折服,人物高贵的精神品质让人叹服。每读一次,每讲一次,都觉得意犹未尽,都遗憾未能阐释出文本的魅力十分之一。今天我从烛之武的精神美这个角度来说说我粗浅的理解。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贵的背影
--论烛之武形象的精神美
文|马于玲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题目为《古文观止》的编者所加。《春秋》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只有一句话,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传》将这六个字扩展成了一个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左传》用词之精准严密、叙事之简洁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典范之作。
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教授这篇文章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论辩艺术上。其实这篇历史散文,不独在“言”上光彩熠熠,在“文”上也恩光灼灼。每每读这篇文章,总是被那个夜色中蹒跚走向秦营、走向不测命运的背影烧灼得热血沸腾。《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写者将《烛之武退秦师》放在高中文言文的第一篇,大约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能够深入学习古人的语言智慧,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叙事能力,也还要着力鉴赏烛之武这个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美与智识美。
烛之武是典型的“士人”。春秋战国时期是“士”这个阶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士”在那个时期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下层,特指执掌王朝各部门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冯梦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里是借佚之狐之口介绍烛之武,“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一出场,烛之武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管理马厩的老者,为官三朝都没有得到升迁,郑国负烛之武何其深也!
我曾经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后,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心中的烛之武是什么“士”?用一个字概括,并说明理由。学生的回答有很多,“斗士、壮士、忠士、志士、战士、义士、智士”……这些词,都可以概括烛之武精神的某一个侧面,我将这些词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再请学生去掉一些,只保留“你认为最能体现烛之武精神的那一个字”。学生很快去掉了一些词,最后在“智”与“义”上犯了难。“义”是士人精神的核心,“智”是士人精神的外在表现。没有士人精神的加持,谈判技巧、论辩艺术,很容易堕入巧舌如簧的下层。
士人精神的核心就是担当。这在《左传》里的另一篇文章里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只是鲁国下层的士人,可是当听说齐鲁之间将要有大战开始,曹刿并未在乎自己是一介布衣,打算拜见鲁庄公。“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不但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还将自己定位于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密切相关的人。而且曹刿还非常有政治远见,认为人民的支持才是一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这份家国情怀,这种远见卓识,在春秋的士人中是比较普遍的。
人们或许会赞颂烛之武的忠义,觉得烛之武是为国君分忧,慷慨赴秦营,是“士为知己者死”。我觉得这样来理解烛之武的士人精神,过于狭窄。且看《东周列国志》中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之后,烛之武觐见郑伯的描写:“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这个“笑”颇有深意,“嘲笑”?“讥笑”?左右的态度多少折射出了郑伯的态度。(《东周列国志》参考了《春秋》、《左传》、《尚书》、《战国策》等先秦文献,虽是小说,但其想象有合理之处。)果然,烛之武对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命运转机,并没有奴颜婢膝感激涕零。一上来就是发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左丘明借烛之武之口说尽了英雄默默老去的苍凉。烛之武这种不卑不亢的傲岸态度,也是士人精神的一个侧面。
且看郑伯的表现,郑伯说服烛之武用了两手,一手软,先是承认错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手硬,“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国灭亡,对你也没有好处”,这话显得郑伯倨傲又天真。《赤壁之战》里鲁肃对孙权说的那一段话,足以说明国家破灭,对君王和臣子而言谁更不利。“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国家破灭,臣子未必身死,对一名“三世不迁官”的落魄臣子来说,极有可能还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可是君王将到哪里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郑伯不是烛之武的“知己”。烛之武可以用“利”来说退秦师,但郑伯不可以“利”来说动烛之武。烛之武面对秦伯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注点永远在“利”上;郑伯面对烛之武时,是君王对老臣,是讲情讲义的时候,一个“利”字,说明他根本不了解烛之武,烛之武乃“义士”,奈何以“利”说之?《孟子·离娄篇下》里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王怎么对臣子,臣子就怎么对君王,岂不是人之常情?那么烛之武为什么会“许之”?一是像所有身怀大才的人一样,烛之武渴望的不过就是一次得展生平绝学的机会,渴望得不过就是一次以已之力说退百万雄师的快感。二是朴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解黎民于倒悬的担当。
所以说烛之武痛快答应去说退秦师,实际上超越了“士为知己者而死”的主题,有更为深广的意义。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那个夜色中独自走向秦营走向莫测的命运的背影更显得伟岸而高贵。
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练习:想象一下烛之武“夜缒而出”走向秦营的情景或心理活动,并用100字左右表达出来。学生写得很动情,挑选两例分享给大家。
例1明明是国之使者,却只能用绳索绑住你衰朽的身躯送下城墙,你是否会苦笑,生命中第一次担当重任就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胸中的才学今日终于得以施展,你血脉贲张,紧紧地按住胸口,按住鼓荡不已的心脏。七十年韬光养晦,七十年默默等待,是不是就为了这一刻把自己放在命运的刀口为身后的百姓博一个平安的年光?你担得起这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例2夜色渐渐深浓,所有的星辰都保持静默,连旷野都紧张得绷紧了神经。一根绳索,将一个瘦小的人送下城头。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整了整衣襟,就迈步走向夜色更深处。朔风烈烈,他的宽袍大袖如胀满的帆。这一去,是生是死,他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总得有人去啊,总得有人站在秦营与郑国的国门之间。
在危亡时刻,七十年的不得志又算得了什么?士人的血液里始终回响着四个字“挺身而出”。烛之武“一身担尽万古愁”,此去不管他是否成功,他都已经赢得了千古美名。如此人物,如此精神,怎么不值得好好讲讲呢?
【结束语】
在今天重提烛之武担当傲岸的士人精神,也一点都不过时,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挺身而出的人,都需要不管在什么情境之下都始终砥砺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一号嘉宾
马于玲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201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6年全国第五届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授课二等奖,若干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黑龙江教育》等,另有若干散文、诗歌发表于报刊杂志。爱读书,爱教书,爱生活,躬耕于语文诗意的田野,乐此不疲,矢志不渝。
02
主持人串词
马老师从历史散文之“文”入手,鉴赏烛之武的精神美与智识美,在他高贵的背影中感悟他丰富而伟大的心灵,理解士人精神的核心。马老师善旁征博引,又不离课堂教学,文字中有理有情,让烛之武的精神之美灼灼绽放。感谢!有请下一位嘉宾崔卫东老师。
开场白
(崔卫东)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家人们。大家周末好,我是崔卫东。在祖国版图的最北端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向大家问好!
经典文学作品穿越历史的时空,恒久永传。其中见长的是这些文学作品借助语言表达与读者交流沟通。与读者产生共鸣,让后世的人口味其美,震撼人的心灵。今天,我就《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与大家交流。我交流的文题是“辩口利舌退秦师,睿智经纶定乾坤”。
辩口利舌退秦师
睿智经纶定乾坤
文|崔卫东
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棵孤独的树,千年来矗立在路旁,寂寞的等待,只为有一天你从我身边走过时,为你倾倒——砸不扁你,我算白活了!”我想借用过来,《烛之武退秦师》这部作品是一棵并不孤独的树,它是一棵虽不参天,但枝繁叶茂的文学常青树,那年我在文学的海洋里游过它的身旁,已经为之倾倒,它已经渗入了我的血液之中,植根我的生命之中,直至今日。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单元第一篇,足见它的引领作用。这篇文章还是《左传》中的经典名篇。它的经典在于它的人物形象,在于它的情节结构,在于它的文学语言,在于它的史学价值。可圈可点之处尽显,而我最欣赏的是它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既能彰显作品中个人的魅力,如佚之狐以国为重、知人善任的伯乐形象,秦穆公知错就改、胸襟开阔的国君形象,烛之武韬光养晦、运筹帷幄、退敌于千里的睿智形象。又能呈现《左传》这部纪传体文学作品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一、语言彰显个人魅力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
《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语言魅力的经典篇目。全文共塑造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佚之狐,秦穆公和烛之武。语言将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鲜明地描写出来。
第一个人物是佚之狐,关于他的语言文中只有三小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三句分别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国危矣”,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时;“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力荐烛之武及对结果的预测。“必退”极节省的二字,又是那么的肯定,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烛之武形象渐出眼前。这少少的几字,起到了衬托作用。
第二个人物是秦穆公,他的出场仅以“公从之”三字带出。这三字既明确了秦穆公的态度,又引出下文和烛之武的对话,承下启下。接着:“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作为国君的秦穆公及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传达出了在国家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烛之武这样的辩士才能挽求国家于水火之中。同时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得到烘托。
第三个人物,也是全文的重点形象——烛之武。终于从佚之狐和秦穆公的对话衬托之中走到台前。一个张口便是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辞”,明确态度。二“辞”,阐述理由,不受重视。此时,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会如何选择,我们在关注,情节在推进。
最终烛之武抛开个人恩怨,“许之”。一个“许”字,毅然绝然领命前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当,抛开个人恩怨而以国家利益为重,他将孤身一人前往敌营,前面将是命悬一线,后方没有援兵。这一“许”,浓墨重彩,笔力千钧。
接下来的一段内容是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入情入理的分析,大国外交家的风范得到体现。语言的功力再次发挥作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的语气,先承认郑国将亡的事实,以此来稳定秦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点睛之句,秦国和郑国两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关系和盘托出,并设身处地为秦伯着想,这哪能不引起秦伯的高度重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几句提点,告诉秦伯没有记性吗,自己吃过亏这么快就忘了。事实胜于雄辩,秦伯,快醒悟过来吧!“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摆事实,讲道理,你好好考虑清楚吧。到此,烛之武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外交辞令成功游说秦伯。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乃还。”大国外交家的形象终于定音。烛之武的劝谏艺术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化干戈为玉帛。
到此,没有多余的语言,干净利落。人物形象凭借语言的功力,完美展现。
二、突显作品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就给我们渲染了一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境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既交特了战争的双方,又是战争环境背景的描写,前者着一“围”字,将郑置于四面楚数的窘境之中;后着一“军”,安兵部阵,南北夹击,郑国似乎随时就被消灭殆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待的是战争的起因,“无礼”“贰”只三个字就将矛盾的三方之间的复杂关系交待了出来。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战争是那样的轻易,一触即发。这精妙的几字,将“国危矣”中的“危”危险境地烘托出来。于是主要人物纷纷登场,就有了我们前面分析的那些人物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不足三百字。但就这区区的字数,毫无例外地将课文发生的背景,看似明了实则错综的敌我双方,一触即发的危险情境,烛之武为国牺牲个人利益挺身而出的大义,有理有据而又条分缕析的的论辩技巧,看似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最后烟消云散,在这短短的不足三百字中淋漓尽致得到体现。
这就是本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鲜明体现了《左传》长于叙事,善写行人辞令的特点,曲折有致,张弛有度,波澜起伏。这些优点,时隔三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就是历久弥新,这就是经典。
【结束语】
每每读到经典作品,读它的灵动、读它的厚重、读它的凝练、读它的典雅,每次心灵都受到滋养。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愿每一位语文人都走进文学,去领略感受这不同的魅力。我今天就解读到这。谢谢大家!
二号嘉宾
崔卫东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第三中学语文教师,热爱诗意语文,愿向诗意家人学习,与诗意家人一起携手向前。
03
主持人串词
崔卫东老师以树为喻,言《烛之武退秦师》虽不参天,但枝繁叶茂,乃文学常青树,令人深深为之倾倒。之后,她从语言入手,鉴赏作品中各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和言简义丰的作品风格,条理清晰而角度明确,向文字细微处漫溯,故有“一辞”、“二辞”、“许之”之探,有前着一“围”,后着一“军”之析,其用心可鉴。感谢分享。那么,在程浩平老师的笔下,《烛之武退秦师》这部经典之作又会呈现怎样的生命力呢?让我们欢迎程老师出场。
开场白
(程浩平)
冬夜漫漫,诗意如花。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在文明源头、礼仪之乡——凤鸣岐山,向大家问好!在这冰天雪地的季节里,又一次来到诗意语文群交流,我十分激动,也倍感亲切。
今晚,我交流的题目是:经典的叙事,鲜活的人物——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经典的叙事,鲜活的人物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文|程浩平
记叙文如何叙事写人,读完《左传》后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今天我以《左传》的精彩片段《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叙事和写人两个方面解读一下《烛之武退秦师》这篇作品!
我先谈一下《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方法。品读这篇作品,我们在叙事方面的收获是:写作记叙文,大家要特别注意记叙的顺序和记叙的详略。简单地说,就是叙事要学会顺叙的叙述方法,叙述要有详略。
顺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法。我们这里以过去教材选编的《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四篇课文为例具体地说明一下。这四篇文章都以时间为序来写,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烛之武退秦师》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等事件;《勾践灭吴》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定计求和、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同仇敌忾、一举灭吴等事件;《邹忌讽齐王纳谏》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等事件;《触龙说赵太后》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说”的前因、“说”家常、“说”爱子、“说”的后果等事件。顺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法,即使倒叙和插叙,其主体部分仍然是以顺叙的方法来叙事的。历史散文一般都用顺叙的方法来写,而我们教同学写作记叙文只要按时间顺序把事件记叙清楚就可以了。
记叙要有详略。《烛之武退秦师》以“退”为核心,说劝秦师是文章的中心,因此课文重点写了烛之武的言辞,其他部分只做了简单交代,在叙事上做到了有疏有密,繁简得当。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是略作交待。对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百姓是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灭亡的使臣,作者一字不提,惜墨如金。而把重心放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内容上。这一部分,作者又主要是写说辞。先是以退为进,站在秦伯立场上说话,引起秦伯好感。然后晓之以害,继而诱之以利,再实施离间,最后进行未来推测,一步步地让秦伯进入自己的预设圈,顺利地达到了目的。
我们教学生写作记叙文也应该借鉴这种写法,对核心事件要围绕文章中心精雕细刻,做到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对次要内容要概括总结,敢于一笔带过。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文章自然会主旨显豁、重点突出。
我们再来谈谈这篇作品描写的那些生动而鲜活的人物。可以说,这篇文章在经典叙事中,各个人物的鲜明形象可以已经说呼之欲出。
首先走进我们视野的是作者浓墨重彩描绘的主要人物烛之武。烛之武不愧为一个“三士”形象,即“志士”“勇士”“辩士”的形象。
烛之武是一个有才华的爱国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烛之武也是一位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烛之武更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低调退让,论说利弊,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先退后进,承诺利益,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陈述史实,巧妙离间,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最后,着眼未来,许秦重利,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可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其他人物佚之狐、郑伯、秦伯和晋侯等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也写得栩栩如生,形象和个性鲜明突出。
佚之狐是一位荐贤举能的伯乐形象,作品中直写了他的直爽、耿直。他说了这样的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从他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伯乐,也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谏士。
最后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几位君主的形象。
郑伯是一位贤明君主的形象。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而当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时,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充分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是一位善于决断的君主。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是一位有大雄心和大气度的君主形象。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但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当“子犯请击之(秦)”,以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时,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这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叙事是为了写人,写人必须在叙事中去完成。叙事和写人是紧密结合的。读了这篇传记后,我们在写作记叙类文章时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叙事,即使是采用倒叙的方法,要清楚明白,当然也要掌握叙述的艺术,如跌宕艺术、掀波艺术以及伏笔和照应的艺术等,至于写人,我们要用好“实录”的艺术,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我们都要刻画得各具个性、形象鲜明。
【结束语】
今晚我就交流这,感谢大家的聆听,感谢一菲老师,感谢各位主持人和编辑的辛勤工作!
三号嘉宾
程浩平,陕西省岐山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特聘导师。从小喜欢语文,爱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渴望在语文教学中静心地阅读、静心地思考、潜心地耕耘,寻找语文的诗意,以此装点诗意的美丽人生,收获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菲引领诗意,诗意芬芳杏坛。
主持人串词
程老师以娓娓之态,论作品的顺叙之法和详略之道,明叙事之经典;又以烛之武为核心,总结其“志士”、“勇士”、“辩士”的“三士”形象,并简析其余人物的性格特点,知人物塑造之鲜活。唯此,经典不老,艺术长青。接下来有请陈德芳老师。
开场白
(陈德芳)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的陈德芳。《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中的语言艺术堪称经典,正面交锋,固然勇气可嘉,迂回潜进,更是勇气与智慧完美统一,不逞口舌之强,最终水到渠成,才是真有大器,今天我冒昧的从本篇的语言艺术略陈固陋,不当之处请大家雅正。
善避其气 方成大器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语言艺术简谈
文|陈德芳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一篇记叙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雄师的故事。文章篇幅较短,但情节完整,语言精练,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辞令不仅生动而且巧妙,是一篇难得的可以发展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文章,这可能也是其被多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按照出场顺序依次来鉴赏一下他们的个性化语言,体会其性格与形象,感受此文的独特魅力。
佚之狐:避其傲气 方见重器
此文共294个字,而烛之武一人就占去一大半之多,其他几人皆是寥寥数语,尤其是佚之狐,只得14字“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然而正是这一简短谏言拉开了一个以“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百万雄师”的故事的序幕。佚之狐是郑国大夫,当国家处“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之际,本该出于本职地为国君排忧解难、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的,但他却用一句话巧妙地将这个“世纪难题”推给了“过气”的烛之武。
首先陈述周遭形势“国危矣”,很显然佚之狐深知郑国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与危险,但其并未自告奋勇承担起救国于水火的重任,转而推荐郑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其中“见秦君”三字已然告诉我们佚之狐此时已经想到化解围困之法——不是“见晋君”而是“见秦君”,但其并没有打算亲自出使秦国去完成这个任务,而是盘算着让烛之武前往,因为没有人能够拍着胸脯担保秦君一定会退师。从这点既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又表明了佚之狐的机智灵敏。烛之武倘若完成任务,他就是识英雄的伯乐,一旦失败,也能免难于自身。其身上的“狐性”一览无余。最后的“师必退”,不是秦师退,也不是晋师退,而是师必退,一切好像都在其掌握之中。
还需注意的是“国危矣”后用的是感叹号,而非句号,意在对郑伯强调事态之严峻,让国君有迫在眉睫的紧张感,更为郑伯同意他的推荐埋下伏笔。烛之武壮年没有得到郑伯重用,很显然当年的烛之武并没进入郑伯的“法眼”,并不青睐于他,现在佚之狐推荐一个郑伯当年看不上的人来完成如此之重要,直接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任务,郑伯难免心存疑虑,一时无法接受。但眼前局势紧张,又因无人可用,再加之佚之狐的“师必退”的信誓旦旦,郑伯不得不妥协。整个推荐过程,佚之狐巧妙地避开了郑伯作为一国之君本该有的傲气与横气,用一个“!”加一个“必”字成功说服了郑伯,化解了其心里的结节,也因此把烛之武这一国之重器推到了历史的舞台前,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佳话。
郑文公:避其怨气 方能用器
一个弱小的郑国被强大的秦国和晋国联合围困,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作为一国之君,郑文公其如焚心境可想而知,火烧眉毛之时,得知烛之武可以退秦师,郑文公可谓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不料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满腹才学、娴于辞令的烛之武年轻时并未得到郑文公的重用,紧急关头却要其临危受命,去完成一项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心里满腹的怨气溢于言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面对烛之武的有意埋怨与故意推辞,此时的郑文公没有发脾气,没有利用职权强硬发号施令,而是诚恳委婉地回复一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是对壮年不能用你的自责,二是有难急于寻你的愧疚,一个“求”字和一个“过”字生动地写出了郑文公的无奈之举与着急之情。可以说,郑文公之所以如此,既是他的委曲求全,也是他勇于自责的表现。他现在心里装的不是一个烛之武,而是整个郑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暂时卑微甚至低头。此时,听到一国之君如此恳切的引咎自责与悔恨认错,一介臣子烛之武内心的怨气,该是已经削减大半了。而后,在他心气稍有缓和的情况下,郑文公适时冷静地说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是个有胆识有抱负的聪明人,这样关乎个人利害得失的良言忠告他不可能不明白,既然躲避不了,为何不去一试,将自己的真才实学、宏伟抱负付诸于实践。这般坦诚的愧怍之语无疑为下文烛之武的“许之”打下了一针强心剂!整个“求贤”过程,郑文公仅寥寥数语,却巧妙地避开了烛之武积久而成的怨气,先自责道歉再详明利害关系,可以说,郑文公的语言层次清晰、情理相兼,无一字之多余,精当巧妙,可见一斑!
烛之武:避其锐气 方能利器
在被强国重兵围困的严峻情势下,小小的郑国连城门都打不开了。烛之武只能“夜缒而出”,在夜幕的遮蔽下从城墙上顺着绳索悄悄潜出城。以这么狼狈的出使方式来面对锐气逼人的秦国以及秦穆公,他没有狼狈不堪、跪地乞怜,他从容不迫、自尊自量,在完全没有刺激对方的情况下一步步智慧地劝退了秦师。
一上来就诚恳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自认处于必败之地的话,很自然地使得秦穆公放松了警惕,一下就使秦郑之间的敌对关系松弛了下来,拉近了对话双方的关系,极其巧妙地避开了秦穆公的锐气。这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正如清·过珙的《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卷一)在分析烛之武劝说艺术时言道:“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而后紧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此吸引秦穆公的注意,激发其好奇心——“难道亡郑对我秦国没有利吗?”调足秦穆公的胃口,为自己下一步的游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烛之武以退为进,实行迂回战术,力争不暴露自己的游说目的,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始终站在秦国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语即点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反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存郑对秦反到百利而无一害。整个对话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对方之忧而忧。晓之以害,动之以利。
再接着,烛之武又利用历史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告诉秦伯虽然秦晋两国关系一直不错,但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背信弃义,有不仗义之举。这次合作攻下郑国后,秦国会不会“重蹈覆辙”呢?不漏痕迹、蜻蜓点水式的挑拨离间,加深了秦晋之间貌合神离的矛盾,难免会引起秦伯对晋侯的猜疑与怨恨。
最后,基于前面充分地铺垫,烛之武机智地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的心理,紧追问道:“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向东扩张一旦成功,下一步势必会向西扩张,西面恰好是秦国的土地,到时很显然会给秦国带来大患或危难。秦伯对烛之武提出的这份推测与警惕自然会不寒而栗。
可以说整个过程,烛之武步步深人,层层紧逼,精辟透彻地分析了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本性贪而负义,且欲壑难填,此时秦穆公的危机感定然不由自生。再加上烛之武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精当选择,如“君知其难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等陈述句与“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厌之有”“将焉取之”等反问句的混合运用,有效地让秦穆公在接收一些确定信息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思考与权衡。尤其是关乎秦国利益的根本问题,烛之武一律运用反问句,自己不去陈述利弊,而让秦穆公自己去考量,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很显然比烛之武自己说出来更有力度,更能让秦穆公信服。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这样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秦穆公怎能听不进去?又怎会不依计行事呢?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和魅力所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烛之武就这样一步步将秦国的敌对情绪转化为解郑之难的有利之器。短短124个字,却有排江倒海之势,说退了千军万马,说来了秦郑结盟,也说来了“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安全局面,其外交辞令之功夫,可见了得!
秦穆公:避其怒气 方能治器
本来就师出无名,只是在晋侯的伙同下想来郑国捞一把的秦穆公,经过烛之武鞭辟入里的一番分析,想到自己此行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还有可能给自己国家带来危患,一夜之间,便改变了主意“与郑人盟”。素有秦晋之好的秦晋两国,本是结盟而来,现如今秦国墙头的旗帜已飘向了本是共同敌人的郑国。对晋侯来说,很显然这是一个没有料到的结局,也是一时难以接受的现实。对与郑结盟后的秦穆公来说,接下来首先需要思量的就是该如何面对晋文公的问题,他一定能想到自己的背信弃义肯定惹怒了晋军(以子犯为代表的)和晋文公,就像当年晋惠公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与愤懑一样,所以如何巧妙避开他们的这份怒气,在尽量不失结盟之义的情况下化干戈为玉帛,这是秦穆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最后秦穆公做了巧妙的部署,自己率大军“乃还”的同时,“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这样做既避免了跟晋文公的正面交锋,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晋文公的怒气,又给对方留下了充分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在有重兵戍守郑国的情况下,晋军绝不敢贸然行动的,晋文公深知这一点,秦穆公深知晋文公知道这一点,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晋文公最后“吾其还也”的结局。
秦穆公这一安排不是随意举措,而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基于对晋文公的充分了解的同理心,可谓一举三得,一石三鸟。首先,这样做既保全了郑国,又避免了烛之武所说的那种有可能危害到秦国利益的局面的出现;其次,在自己得不到郑国的同时,也没有让其他强邻得逞;最后,自己先撤退,只留少数人马戍守郑国,避免了与晋文公直接交锋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双方的情谊,不至于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贸然出兵讨伐。简短的一个辞令部署,可谓妙哉!
晋文公:避其意气 方成大器
本来是秦晋结盟,来势汹汹,想要一举拿下郑国,各取所需的。可是经过烛之武的一番游说,秦国一夜之间背晋结郑。风云突变之下,晋军上下其愤怒可想而知。盛怒之下“子犯请击之”,按理来说,这时的晋文公应该恼羞成怒且怒不可遏,一声令下,大军进犯,双方展开一场大战,这一切本该是理所当然的情节。然而,晋文公就是晋文公,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他清醒地认识到,此时进军攻打的不再是唾手可得的郑国,而是秦郑的联盟,如若遭受两军夹击,如何抵敌得了,即使最终是两败俱伤,也不是最好的结果。此时,不但自己不能冲动,而且还要疏通和避开以子犯为代表的晋军的意气用事,于是他条分缕析地说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从感恩秦国曾经的救微扶困之恩说起,从知恩图报的渊源说起,从秦晋之好的结交大局说起,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说起,我们都应该撤军而不是进军。此番说理,是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原则的,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述,既合情也合理。并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己的怨气,更为重要的是让晋军全体意识到如果一意孤行、意气用事,选择继续攻打郑国,不仅没有胜算,可能还会背上“不仁、不知、不武”的骂名。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只有撤军才应是最有利于晋国的上上之策。况且现在的局面已逼迫晋文公不得不如此,这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一种“识时务”的表现。可以说,这几句有些“冠冕堂皇”的话,既表现了晋文公审时度势、善于机变的性格,又体现了晋文公能屈能伸、隐忍不拔的胸怀和谋略,可以说这也是其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所谓,能避开意气用事,方能成为大器!
由上观之,不管是老谋深算的佚之狐,知错能改的郑文公,还是有勇有谋的烛之武,亦或是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秦穆公,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晋文公,可以说,善用语言艺术者,方可成大器也!
【结束语】
烛之武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避强秦,以数言力挽狂澜救国救民,正是士大夫勇于担当,文人傲骨,可歌可泣,雄言善辩,为万世楷模。
四号嘉宾
陈德芳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河口区教学能手。曾获东营市优课一等奖,微课一等奖,并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级作文大赛中获奖。爱生活,爱读书,更爱写作。
高贵的背影
--论烛之武形象的精神美
文/ 马于玲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题目为《古文观止》的编者所加。《春秋》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只有一句话,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传》将这六个字扩展成了一个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左传》用词之精准严密、叙事之简洁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典范之作。
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教授这篇文章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论辩艺术上。其实这篇历史散文,不独在“言”上光彩熠熠,在“文”上也恩光灼灼。每每读这篇文章,总是被那个夜色中蹒跚走向秦营、走向不测命运的背影烧灼得热血沸腾。《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写者将《烛之武退秦师》放在高中文言文的第一篇,大约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能够深入学习古人的语言智慧,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叙事能力,也还要着力鉴赏烛之武这个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美与智识美。
烛之武是典型的“士人”。春秋战国时期是“士”这个阶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士”在那个时期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下层,特指执掌王朝各部门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冯梦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里是借佚之狐之口介绍烛之武,“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一出场,烛之武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管理马厩的老者,为官三朝都没有得到升迁,郑国负烛之武何其深也!
我曾经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后,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心中的烛之武是什么“士”?用一个字概括,并说明理由。学生的回答有很多,“斗士、壮士、忠士、志士、战士、义士、智士”……这些词,都可以概括烛之武精神的某一个侧面,我将这些词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再请学生去掉一些,只保留“你认为最能体现烛之武精神的那一个字”。学生很快去掉了一些词,最后在“智”与“义”上犯了难。“义”是士人精神的核心,“智”是士人精神的外在表现。没有士人精神的加持,谈判技巧、论辩艺术,很容易堕入巧舌如簧的下层。
士人精神的核心就是担当。这在《左传》里的另一篇文章里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只是鲁国下层的士人,可是当听说齐鲁之间将要有大战开始,曹刿并未在乎自己是一介布衣,打算拜见鲁庄公。“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不但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还将自己定位于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密切相关的人。而且曹刿还非常有政治远见,认为人民的支持才是一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这份家国情怀,这种远见卓识,在春秋的士人中是比较普遍的。
人们或许会赞颂烛之武的忠义,觉得烛之武是为国君分忧,慷慨赴秦营,是“士为知己者死”。我觉得这样来理解烛之武的士人精神,过于狭窄。且看《东周列国志》中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之后,烛之武觐见郑伯的描写:“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这个“笑”颇有深意,“嘲笑”?“讥笑”?左右的态度多少折射出了郑伯的态度。(《东周列国志》参考了《春秋》、《左传》、《尚书》、《战国策》等先秦文献,虽是小说,但其想象有合理之处。)果然,烛之武对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命运转机,并没有奴颜婢膝感激涕零。一上来就是发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左丘明借烛之武之口说尽了英雄默默老去的苍凉。烛之武这种不卑不亢的傲岸态度,也是士人精神的一个侧面。
且看郑伯的表现,郑伯说服烛之武用了两手,一手软,先是承认错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手硬,“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国灭亡,对你也没有好处”,这话显得郑伯倨傲又天真。《赤壁之战》里鲁肃对孙权说的那一段话,足以说明国家破灭,对君王和臣子而言谁更不利。“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国家破灭,臣子未必身死,对一名“三世不迁官”的落魄臣子来说,极有可能还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可是君王将到哪里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郑伯不是烛之武的“知己”。烛之武可以用“利”来说退秦师,但郑伯不可以“利”来说动烛之武。烛之武面对秦伯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注点永远在“利”上;郑伯面对烛之武时,是君王对老臣,是讲情讲义的时候,一个“利”字,说明他根本不了解烛之武,烛之武乃“义士”,奈何以“利”说之?《孟子·离娄篇下》里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王怎么对臣子,臣子就怎么对君王,岂不是人之常情?那么烛之武为什么会“许之”?一是像所有身怀大才的人一样,烛之武渴望的不过就是一次得展生平绝学的机会,渴望得不过就是一次以已之力说退百万雄师的快感。二是朴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解黎民于倒悬的担当。
所以说烛之武痛快答应去说退秦师,实际上超越了“士为知己者而死”的主题,有更为深广的意义。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那个夜色中独自走向秦营走向莫测的命运的背影更显得伟岸而高贵。
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练习:想象一下烛之武“夜缒而出”走向秦营的情景或心理活动,并用100字左右表达出来。学生写得很动情,挑选两例分享给大家。
例1明明是国之使者,却只能用绳索绑住你衰朽的身躯送下城墙,你是否会苦笑,生命中第一次担当重任就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胸中的才学今日终于得以施展,你血脉贲张,紧紧地按住胸口,按住鼓荡不已的心脏。七十年韬光养晦,七十年默默等待,是不是就为了这一刻把自己放在命运的刀口为身后的百姓博一个平安的年光?你担得起这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例2夜色渐渐深浓,所有的星辰都保持静默,连旷野都紧张得绷紧了神经。一根绳索,将一个瘦小的人送下城头。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整了整衣襟,就迈步走向夜色更深处。朔风烈烈,他的宽袍大袖如胀满的帆。这一去,是生是死,他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总得有人去啊,总得有人站在秦营与郑国的国门之间。
在危亡时刻,七十年的不得志又算得了什么?士人的血液里始终回响着四个字“挺身而出”。烛之武“一身担尽万古愁”,此去不管他是否成功,他都已经赢得了千古美名。如此人物,如此精神,怎么不值得好好讲讲呢?
【结束语】
在今天重提烛之武担当傲岸的士人精神,也一点都不过时,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挺身而出的人,都需要不管在什么情境之下都始终砥砺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一号嘉宾
马于玲,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201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6年全国第五届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授课二等奖,若干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黑龙江教育》等,另有若干散文、诗歌发表于报刊杂志。爱读书,爱教书,爱生活,躬耕于语文诗意的田野,乐此不疲,矢志不渝。
04
主持人结束语
陈德芳老师可谓霸气外露,以一“气”字统帅全稿,或傲气,或怨气,或锐气,或怒气,或意气,文中五人均能善避之,于是见重器,能用器,能利器,能治器,成大器。陈老师一气贯通,在情节间出入自由,以心煮言,又具慧眼,使五人如现目前,其解读之功令人赞叹。
时光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就是经典。爱上经典,可使灵魂居于高位。而若要修炼内功,当醉于解读。感谢文本解读,让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今晚分享至此结束,愿留余音绕梁。
文本解读团队
【本期主持(一群)】
张杰波 ,昵称波澜,辽宁省朝阳市人。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荣获中国朗诵联盟首届“朗诵之王”大赛成人组三等奖、中国第四届语文朗读大赛三等奖。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市首届德育名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钟爱文艺,体育,喜欢朗诵,在多家直播平台担任主播;乐于写作,作品散见于纸/网媒。是塞外诗风,红山诗社,朝阳诗词(诗联群)成员。
【本期主持(二群】
张彬彬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师。追求:诗意人生路,诗意语文情,诗意同道人。
【诵读嘉宾】
张少华 ,北京蒙巽书院创始人,从事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兼主持、朗诵及配音,为数十所学校、书院提供配音作品。声音磁厚、暖心,深受听众喜爱。
【总策划】
刘雨霞 ,【诗意语文·文本解读】栏目总策划,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初中部语文组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黑龙江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哈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冰城名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省市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主编参编多部书籍、多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杂志。
【一群、二群的精彩瞬间】
文本解读
【栏目宗旨】 解读优质文本
见解独到新颖
提倡个性多元
鼓励争鸣交锋
栏目负责人: 刘雨霞
投稿 594510165@qq .com
【本期责编】:付艳文
【执行主编】:崔卫东
标签: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