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共享单车的模式,实际与出租自行车并无两样,只不过看上去很美罢了,由于进入的门槛太低,在资本的强力介入下,逐渐暴露出残酷、惨烈的一面,注定是一场尸横遍野的游戏,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中国式共享,造就了摩拜、ofo的辉煌,也留下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单车坟场。
在共享经济的热潮下,中国早已经进入了万物皆可“共享”时代。早在几年前,由资本推动下的出租车市场,诞生出了堪称巨无霸型的出租车公司平台——滴滴,随后的单车市场,摩拜和ofo的两雄争霸,引发各路创业者跃跃欲试,而共享单车的低门槛,也是造成这种火爆局面的一大因素。
一台单车 + 一把锁,成本200-300元,单次骑行每次一块钱,骑行300次就可以收回成本。除了骑车带来的收入,还有车身广告、APP平台的广告收入,在用户数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还有为其他平台做引流的收入。更重要的,用户付出的平台押金也是一笔巨大资金,可以带来投资、理财的收入。看上去是很美,只需一个APP把海量用户连接在一起,出租单车的生意就这么来了。
但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前不久,摩拜刚刚对外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了共享单车诞生以来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世界级的出租单车公司,正在横空出世。在分别运营5个月、4个月之后,悟空单车、3Vbike先后退出运营。第一批共享单车,开始退场,事实证明,只有资金源源不断的支撑,才可能在这场烧钱大战中存活下来,当全民创业演变成了资本的狂欢,这里已经不再是创业者的乐园了。
中国式共享单车,实为“租”车与Uber利用闲置的汽车、出租车资源、Airbnb利用闲置的居住空间不同,中国的共享单车一开始便是一个出租单车的模式,名为共享,实为租车。企业需要承担庞大的采购费用,才能达成规模效应,cover掉巨大的损耗成本、运营成本,实现盈利。因此,共享单车看似简单,实则门槛高企,一开始便是一场资本的狂欢。在摩拜、ofo两大巨头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是投机创业者疲乏的身影。融不到资,用户规模上不去,对巨头构不成威胁,终归是死路一条。
共享单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违规占道、乱停乱放,未成年人骑行,以及接二连三遭到人为破坏。在一些小区,早已张贴出禁止共享单车入内的告示。共享单车泛滥成灾,逐渐成为公害。监管之手,也逐渐伸向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倒闭的现象背后,是巨头之间你争我夺的残酷厮杀,同时也是从热潮兴起,到烧钱游戏、并购大战,最终完善监管机制,巨头一家独大的发展轨迹。不论共享单车最终会走向何方,能够给社会提供便利,造福大众,这些就够了。
毕竟现在共享经济太超前了,很多人的素质也没跟上,之前就有很多共享单车,给丢弃,给私自占用了的新闻出来了,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公司的运维经营没有跟上,导致很多公用设施无法得到保障,公司的经济就会因此而出现大窟窿。
押金问题,只有在特定城市才能退,因此现在很多的都不用押金可,比如小蓝车,小橙车(我不太记得品牌,习惯用颜色称呼),还有二维码被破坏问题,丢车问题,我曾在小区楼道里看到过很多私自占用共享单车的情况,还有很多用个人锁锁车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共享单车的管理,而且没有押金以后,这种行为更加肆无忌惮。从而直接导致单车公司的利润问题,我想这应该是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吧。
市场已经饱和如果利润很低那只能烧钱来占有市场,滴滴就是这样的策略。但是小公司烧钱是赢不了大公司的,所以适者生存。
被市场规则淘汰了。
最开始摩拜做的挺好,然后一部分人看到了利益所在,一窝蜂的进驻这个行业,根本没有运营策略,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
标签:一家家,单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