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出现脂溢性皮炎,考虑与遗传、马拉色菌感染、局部皮脂分泌过多等原因有关,可以遵医嘱选择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一、原因:
脂溢性皮炎属于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比较多见,引起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也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马拉色菌通过分解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而生存繁殖,能够将皮脂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脸部脂溢性皮炎。脸部的皮脂腺功能分泌比较旺盛,会因为皮肤上的皮脂腺分泌过多而堵塞毛孔,引发炎症反应,严重时还会引起脸部脂溢性皮炎。此外,自身免疫异常、表皮屏障功能障碍等原因,也会引发脸部脂溢性皮炎。
二、症状:
脂溢性皮炎主要分布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常见于面部、后背等,可导致皮肤上出现黄红色斑片,并覆盖油腻性鳞屑,以及出现瘙痒感。
三、治疗:
1、生活护理:对于出现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皮肤的护理,应避免过度清洁脸部皮肤,并且还要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化妆品。饮食上也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抽烟、喝酒,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病情恢复有所帮助。
2、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若为真菌感染引起,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出现严重的瘙痒感,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瘙痒。当出现明显的炎症时,还需要联合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
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不可以用手抓挠皮肤,也要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避免引起局部皮肤损伤,影响病情恢复。
标签:脂溢,性皮炎,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