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中国四大名鱼-黄河鲤

中国四大名鱼-黄河鲤

2024-06-17 11:32:06 编辑:join 浏览量:553

中国四大名鱼-黄河鲤

简述

黄河鲤鱼,属鱼纲鲤科鲤鱼属的鱼类,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别名“鲤鱼”、“鲤拐子”、“黄河金翅鲤”。体侧扁,腹圆,2对颚须,咽齿3列,鳞片34~38。为中下层杂食性鱼类。遍布全国各大江河、湖泊。产自黄河的鲤鱼鳞片金黄闪光,各鳍尖部鲜红,脊有厚肉,内脏少,骨骼小,尤以色泽鲜丽、肉质细嫩、气味清香而著称。宁夏盛产于青铜峡至石嘴山段黄河中,年产约30万公斤,近年由于主河道污染等原因而产量大减。

基本分类

宁夏黄河鲤鱼主要是指生活在黄河中的鲤鱼。但是,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也有人工饲养者。宁夏淡水养鱼业历史悠久,明代就有记载。明代诗人在灵武《渔村夕照》中有这样的描述:"村居多以渔业为业,得采归来喜不穷。"如今,除国营和集体渔场外,还涌现出不少个体养鱼户。人工养殖鱼种除黄河鲤鱼外,还引进和杂交育成了红鲤、荷包鲤、散鳞镜鲤、斗鲤、荷元鲤等品种。

陕西黄河鲤鱼,主要产于陕西境内的黄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河段,以黄河干流河湾地带的陕北神木、府谷和关中东部的华阴、潼关等市县河段产量最丰。陕西黄河鲤鱼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与宁夏黄河鲤、河南黄河鲤、山东黄河鲤、山西天桥黄河鲤并列为黄河干流的“五大名鲤”。

形态特征

黄河鲤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鱼、松花江鲑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黄河鲤,自古就有“岂其食鱼,黄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还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省和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白居易等古代诗人都曾为其写诗作赋,称其为“龙鱼”。民间流传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等美好诗句。

黄河鲤,金鳞赤尾,体形梭长(体长/体高>3,尾柄长/尾柄高≈1)、肉质细嫩而鲜美。与其它几种鲤鱼相比,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6%)和较低的脂肪含量(5.0%),含有丰富的人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还含有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铜、锌及大量元素钙、镁、磷等。自古以来即为民间喜庆各种宴席所不可缺少的佳肴。

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较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后部有由许多小黑点组成的新月形斑。

其体梭形、侧扁而腹部圆。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头较小。口端位,呈马蹄形。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背鳍、臀鳍各有一硬刺,硬刺后缘呈锯齿状。一般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34±0.48,体长与头长之比为4.03±0.47,尾柄长与尾柄高之比为1.09±0.27。

生存状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穿越河南境内的692公里,主要位于豆腐腰上。孟津以东河道开始放宽,两岸堤距一般10公里左右,最宽处可达20公里,河床宽而浅,非汛期含沙量11.3-25.0厘米,水中富含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该流域(河南段)气候温和,年日照时间和鱼类生长期长,黄河滩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杂草可作为鱼类饲料,这些都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但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诸如水质污染,滥捕、毒鱼、炸鱼,隔离天然繁殖场地以及黄河断流,使得天然水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黄河鲤鱼的资源量急剧下降。进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全国一片鲤鱼引种杂交热的直接影响下,经黄河的不同支干流水域,混进了多种杂交鲤,使得河道内黄河鲤种质资源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出现多种鲤鱼混杂现象,黄河鲤鱼品质下降。主要表现为体色不一,鳞被杂乱,体型改变等性状变异。

研究状况

1988年,《黄河鲤鱼原种选育》课题组正式成立。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农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了系统选育,自第五代已开始建立家系。对子三代、子四代、子五代鱼的生长性能、形态特征等经济性状,生理、生化、遗传学指标以及夏花当年育成商品鱼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今已选育至第八代。从而使其优良性状趋于稳定,生长速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使已混杂的黄河鲤种质资源得以初步保护和恢复。

在“九·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黄河鲤》种质、《黄河鲤养殖技术规范》水产行业标准的制定,为黄河鲤的种质鉴定、保存和保护黄河鲤原种、实施无公害养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96年以来,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了黄河鲤的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九·五”农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了比对照组生长速度快2~3倍的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鱼核心群。由“863”计划资助研究的项目—“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鱼中试”,证实其F1代生长速度平均比对照组快40%以上,证实了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鱼的食品消费安全性,建立了快速生长转基因黄河鲤鱼的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为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鱼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于2000年10月通过中科院组织的鉴定,该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标签:名鱼,四大,黄河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9614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