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一、历史沿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前身是当时的中央医院-中和医院的外科,成立于1942年。首任主任是司徒展医师,科内还有关颂涛、孟继懋、谢元甫等老一辈专家分别担任普外、脑外、骨科和泌尿外科的特邀主任医师。 1942年-1951年间,冯传汉、曾宪久、吴阶平、谷钰之、冯传宜、杨以信、孟广栋、王祖煌、王树寰、张嘉庆分别担任住院总医师。 1948年孟继懋任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并指定黄萃庭任副主任主管普外和泌尿外科,谷钰之任副主任主管胸科兼作普外。 自1953年后,谷钰之专职负责胸外科,黄萃庭负责普通外科,孟广栋主持泌尿外科。至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前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正式成立。 1979年,黄萃庭教授任人民医院院长,杜如昱接任普通外科主任。 1983年,杜如昱教授调任人民医院院长,随后由张嘉庆担任外科主任。 1986年,杜如昱院长兼外科主任,祝学光教授为副主任兼普通外科主任。 1990年-1997年,由祝学光教授担任外科主任兼普通外科主任,冷希圣、于永祥、李树铎、杨魁春教授担任副主任。 1997年以后,普通外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按照专业特点划分为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中心、外科监护、微创外科等科室。于永祥教授担任胃肠外科的主任,王杉教授为副主任。2003年后至今由王杉教授担任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为副主任。2013年叶颖江教授任胃肠外科科主任。
二、学科建设
1.胃肠外科/外科肿瘤研究室:
①包括胃组、肠组、急症组、腹腔镜组、胃肠肿瘤辅助治疗组、腹壁疾病组等多种疾病组的综合性大型专业亚科。
②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为主,结合其他多种治疗模式(放射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冷冻、微波、超声治疗、介入治疗和病灶局部放疗和化疗粒子植入术)的综合治疗方法。
③以外科肿瘤研究室,为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的机制,和多模式治疗的临床前研究。以期寻找到可行的、除手术根治切除之外的,能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治疗方法。
④发展纤维胃镜和肠镜技术,加强诊断和治疗的衔接,完成软硬镜子的结合,开展胃肠道多种疾病的微创治疗。
2.外科肿瘤研究室: 以胃肠外科为依托,以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线索,以国际同类研究领域为参考,以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为工具,积极加深研究现有课题的基础上,
①开拓研究领域
②增加研究生和导师的数量
③积极与国内外重点实验室协作,并建立一定的定期学术交流、课题合作、人员培训联系
④力争3年内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3.采取可持续发展:
①探索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②开发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③引进人才
④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⑤开展横向联合的大课题。
标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