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 hù。跋扈,汉语词汇,意为霸道、蛮横、独断专行,有词“飞扬跋扈”。出自《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晋书·邵续传》:而续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跋扈引证详解:
1、引申为恃强抗拒。
《晋书·邵续传》:“而续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则将帅拥众,有跋扈之心;下则士众久役,有溃叛之志。”
清昭梿《啸亭杂录·论三逆》:“国初既定云贵,因命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
2、勇壮貌。
《文选·张衡》:“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缇衣韎韐,睢盱跋扈。” 张铣 注:“跋扈,勇壮貌。”
3、鱼虾跳跃之貌。
明孙柚《琴心记·归途遇寇》:“蔽海之虾跋扈,争如白虎临头。”
清阮文藻《观毒鱼》诗:“小鱼戢戢波面浮,大鱼跋扈高一丈。” 参见“扈业”。
4、指跋扈将军梁冀。
明王錂《春芜记·宴赏》:“夫人任氏,貌比无盐,性同跋扈。”参见“跋扈将军”。
5、飞扬貌。
宋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王滋《邓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铭》:“九岁受篆法于独山莫先生,跋扈婉通,自竆笔蓺,盈尺之字,尤为世珍。”
标签: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