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病机制: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注意与肝癌相鉴别。目前就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血窦有完整内皮细胞,其下有丰富弹力纤维,中膜层有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间质中有极丰富和广泛分布的胶原纤维,造成内、中、外膜层界线不清及弹力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可填充血窦腔,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甚至半脱落、脱落状;红细胞可大量渗出至间质中,从而证实了肝血管瘤为肝动脉末梢的动脉畸形。
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激素在新血管组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类固醇作用于血管壁的徽结构——海绵状血管的一部分,可能机制为类固醇如强的松等抑制了血管壁胶原的生物合成;
另一方面类固醇具有激发或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有报道称性激素可以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移行乃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
同样临床研究证实,女性激素与肝血管瘤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关联。一项长期随访调查表明12.7%女性肝血管瘤患者在随访期间肿瘤增大,但明显增大者只占6.3%,接受激素治疗者有22.7%,其肝血管瘤直径增大,两倍于对照组。
以上均说明肝血管瘤的生长和复发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外源性如口服避孕药物,内源性如怀孕等,即怀孕或口服避孕药可使肿瘤生长加快或治愈后复发。
另有报道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率高达78%,VEGF表达越高,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越旺盛,由此肝血管瘤应被视为新生物。
但目前对激素在肝血管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真正机制尚未了解,有待我们深入研究,为临床药物治疗肝血管瘤提供理论依据临床表现:
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3.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
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以前认为单个居多,自从超声显像问世以来,所观察到的常为多个。肝左右叶均可发生,以右叶较多见。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
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并发症:1.肝血管瘤破裂: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
2.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病人常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症。
3.肝脏肿大: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
4.肝囊肿:约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
肝脏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大多数小肝血管瘤没有症状,有的长期随访没有明显增大,也不会发生癌变或产生并发症,因此可不治疗。 若有明显症状如巨大血管瘤压迫胃、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临床上确认这些症状系血管瘤所致,则可能考虑治疗。 少数血管瘤可能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如消耗凝血因子、血小板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术切除。还有患者的血管瘤诊断不能确定,不能除外其他恶性肿瘤时,需要及时治疗。
肝脏血管瘤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是治疗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点是微创、安全、适应症宽、恢复快、疗效好。介入治疗有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和经皮穿刺射频治疗两种方法。肝动脉插管栓塞是插管只肝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所见,将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血管瘤的供血靶血管,作相应的栓塞治疗。
射频热凝治疗肝脏血管瘤肿瘤是以影象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插入瘤体组织,通过射频波在电极针周围产热,使细胞产生热凝固性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治疗技术为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对肝血管瘤具有很好的疗效,具有安全、微创,无需开腹手术,操作简便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我们应用多极射频针加大了毁损的体积,对于小于5cm的肿瘤可一次毁损成功,对较大的肿瘤可通过多次毁损或配合血管栓塞介入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标签:血管瘤,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