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大夫

大夫

2024-05-27 09:56:06 编辑:join 浏览量:593

大夫

历史官职

①官名。(1) 有固定职司的官署长官。殷、周官制,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6*级,大夫指低于卿高于士的官僚阶层,有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县大夫、都邑大夫、公族大夫等。秦、汉以来,或置御史大夫。北魏初置八部大夫,相当于尚书八座。旋分尚书及诸外署为三百六十曹,以大夫为长官,分曹治事。后又置六谒官,准右六卿,属官有大夫。西魏、北周仿《周礼》置六官府,下属诸司长官皆名大夫,有上、中、下三等。唐高宗时,亦曾改尚书省六部诸司郎中、殿中省诸局奉御,太子家令、率更、仆三寺长官为大夫,又改御史中丞为司宪大夫。(2)掌谏议、顾问之官。秦、汉宫廷中置太中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等,皆无员。侍奉皇帝左右,备谘询应对,谏诤议政,为皇帝的高级顾问,常参预制定重要制度法令。亦常奉诏出使,如派往周边各族通好,向诸侯王和大臣颁赏、吊丧,赴郡国巡行风俗、赈灾宣慰等。地位尊崇,多由贵戚大臣、名儒或有军功者充任。西汉中后期,权臣多冠以光禄大夫之衔。东汉以来,渐成闲散官职,通常用来安置免职和不能任事、年老多病的官员,如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等。唯谏议大夫北朝、唐、宋置为谏官,金又置为谏院长官。(3) 唐、宋以来,设阶官(亦称“散官”、“寄禄官”)以表示官员等级。其高级文职阶官号大夫。北宋后期高级武职及医官阶官亦号大夫。②爵名。(1) 周朝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大夫又有上、中、下三等。(2) 战国秦至汉朝,实行二十等爵制,大夫居第五级。此外又有官大夫(六级)、公大夫(七级)、五大夫(九级)等名。

大夫既是官名,又是爵名,还是官职等级名和官俸级名。

1、官名。商周两朝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墓大夫、朝大夫、冢大夫、县大夫、都邑大夫等;秦汉两朝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散大夫、光禄大夫、门大夫、谏大夫等,王国也有大夫;这些大夫,或为职事官,或为散官,官俸自六百石至二千石。《后汉书·孝桓帝纪》:“命列侯、将、大夫、御史、谒者、千石、六百石、博士、议郎、郎官各上封事,指陈得失。”注:“大夫谓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王国的大夫属郎中令,俸禄比六百石,没有固定人数,掌奉王命到京都,奉璧贺正月,及出使各王国。原先持节,后来省去。(见《后汉书·百官志》)。唐朝为六部诸司郎中和九寺少卿的别称。唐高宗李治龙朔年间,改六部诸司郎中为大夫;诸寺九卿为正卿,而少卿均称大夫。见《新唐书·百官志》。

2、爵名。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承秦制,爵分二十级,第五级为大夫,第六级为官大夫,第七级为公大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旧仪》说:“大夫,五爵,赐五级为大夫;大夫主一车,属三十六人。”

3、官职等级名。夏、商、周三朝,官级分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6*级。汉朝最高的官称公,公下是卿。王莽设九卿,“每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6*七6*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诸职。”(见《汉书·王莽传》)。宋朝医官分大夫(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良医郎、医效、祗候。见《容斋三笔·医职冗滥》。

4、官俸等级名。王莽更名官俸,“千石曰下大夫,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见《汉书·王莽传》。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6*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大的字典解释 大 d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

夫的字典解释 夫 fū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

官名。西汉武帝置,属大农令,掌郡国均输盐铁。元封元年 前110,治粟都尉桑弘羊兼领大农,以诸官府各自为市,相与争利,物价腾贵,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运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均输、盐铁。武帝

标签:大夫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8097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