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狄青是个什么样的人

狄青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5-24 07:00:31 编辑:join 浏览量:599

狄青是个什么样的人

狄青(1008-1057年),绰号“铁脸将军”、“狄天使”。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哥哥与乡人斗殴,代兄受过,脸上刺有金印。刺金印,即刺字再染色。大家还记得《水浒传》吧,刺金印是刺配充军的标志,这种刑罚源自商、周时期的五刑。也就是墨、劓、剕、宫、大辟之中的“墨刑”。秦汉时又称“黥刑”。狄青由此投身行伍,早年隶属于御马直骑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射本领,后选做散置。后成为宋仁宗的禁军卫士。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人,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多次与宋、辽交战。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在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中,大败宋兵。西夏集兵于延州(今延安西北)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北宋在与西夏军队作战时,因将领轻敌冒进,多有失败。宋廷议和之声渐起。遭到宋名臣范仲淹等人的坚决反对。范仲淹慷慨陈词、痛说利害,终于说通了宋仁宗。赵桢就让范仲淹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戍边西北。

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再次侵犯,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卫士到边疆戍边,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虽说还是个小头目,每次打仗带头冲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西夏金汤城,夺取宥州。筑建桥子谷城、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狄青打仗,不戴头盔,披头散发,脸上戴一个铁面具(一说铜面具)。在敌军阵中往来厮杀,勇猛异常。西夏人无人能敌,认为他是天使下凡。加上他脸戴面具,就送他绰号“铁脸将军”、“狄天使”。

安远一战,狄青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又到了,他立即挺身飞速赶往,一杆长枪,左冲右突,所向披靡。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宋史》说狄青:“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狄青打仗喜动脑子,有一次,他带着本部小队士兵在泾源作战。当时,西夏人特别多。狄青让小队排好阵势,以钲为号。第一声钲响,士兵做好准备,二声钲响,小队就大声喊叫冲向敌阵。西夏军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许多人来不及举枪就被杀死。后面的人一看,吓得四下逃窜。狄青宋军乘机冲杀,西夏军自相践踏、溃不成军。这一仗,大获全胜,缴获颇丰。狄青在西夏作战四年,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

一个叫尹洙的经略判官得知狄青事迹,报告给了范仲淹、韩琦。范仲淹、韩琦通过面谈和战功薄。知道狄青是个人才,就劝他多读一些书。范仲淹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是匹夫之勇。不知兵法,不懂布阵,怎么能做好大将军呢”?狄青听了,连连点头,从此发奋读书,终于精通了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和历史。从此,他日后打仗更加知名。后因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等职。

宋仁宗赵祯为此评价:“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乃朕之关张也”。狄青出身行伍之中,为军卒十余年才得以显达。然而显贵之后,脸上因早年代兄受过,受墨刑染黑的痕迹却一直保留着,有人劝他除去,他说:“留下这墨迹可以鼓励军中的普通士卒奋发向上”。 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狄青一生经历二十五战,中乱箭多达八次。夜袭昆仑关,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平侬智高之乱后,被授为枢密使。宋朝时以枢密使为最高军事长官,可以说狄青是位极人臣了。当时潞公文彦博在朝为相,建议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以免控制朝中军权。狄青认为自己无功却受封节度使,无罪却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仁宗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潞公述说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忠臣。潞公说:“本朝太祖难道不是后周世宗的忠臣吗?但因为得到军心,所以才会发生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事”。

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仁宗仍放心不下。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见仁宗时,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的。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轻骑小队,再加上一些禁兵,去把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仁宗被他的豪言壮语所感动,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叛军平定后,狄青任职藩镇,宋仁宗每个月都派使者去慰问看望他两次。

狄青回到朝廷。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判陈州。

狄青将边境情况一一向宋仁宗做了汇报。宋仁宗听了,默然无语。狄青不知道为什么,就到中书门下询问。潞公文彦博盯着他,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怀疑你罢了”。狄青吓得禁不住后退好几步。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抑郁而终,终年50岁。宋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他中书令,赐谥“武襄”。仁宗后亲自为其神道碑额题名为“旌忠元勋”,以示褒奖。

狄青战功卓著,为何晚景比较凄凉呢?其实这跟宋朝的开国,殿前禁卫统领,点检,被视为皇帝最忠心的人,最终却黄袍加身,做了天子有关系。所以宋朝对武将有天然的猜忌,尤其功勋卓著的武将。也跟狄青在这种特殊性的背景下,不懂得急流勇退,及时请求赐点田产,安享晚年的做法,是有关系的。

狄青墓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市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狄公祠等,可惜的是,这些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的战火。

写在前面:狄青戎马半生,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也成就了他从士兵到元帅的神话。虽然最后因朝廷猜忌被贬官,但这在北宋朝廷所奉行的“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施政纲领下,狄青辉煌的一生绝对可以称得上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扒一扒狄青从士兵到元帅的辉煌之路……

代兄受罪被“黥面”的狄青

狄青出身在今天山西汾阳的一户普通家庭,受当时当地彪悍民风影响,加上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狄青学得了一身武艺。在狄青16岁那年,狄青的哥哥与人打架打伤了对方,地方官想要抓他的哥哥。这是狄青却声称打人的是自己,而不是他哥哥。估计一是两人长得很像,被害人无从辨认;另一个是地方官员也是个糊涂官,本着有人承认就可结案的想法,成就了狄青。于是狄青就被“黥面”了事了。但当时受北宋“重文轻武”国策影响,人们不愿意当兵,于是朝廷就将一些罪行轻微的人充军。狄青很“幸运”地成为这个官吏的一份子,成了军卒。

由罪犯到皇家卫队成功逆袭的狄青

有罪犯到军卒的狄青虽然级别没发生什么变化,但这一看似平白无奇的改变却成为狄青一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刚入军营的狄青第一个职业就是个养马的。然而套用 一句用的烂底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狄青凭借一身好武艺被选调到保卫京城的卫戍部队,再后来又被选进了皇家卫队,而且还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散直,和今天的班长差不多。由此看来,狄青真的应了那句“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实现了有罪犯到皇家卫队小班长的逆袭。

北宋与西夏的战事成就狄青晋级之路

党项族原本就是偏隅西北,哪成想到了元昊同志任上建立了西夏国。虽然北宋不爱打仗,但是面对如此行事也是不得不发。于是派出最精锐的皇家卫队前去征讨,狄青就在其中。可是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北宋根本不是西夏国的对手,经过四年的互殴,虽然北宋主动讲和了,但这场四年战争却给狄青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四年交战中,狄青参加大小战斗20多次,因其在交战中带一面具出战,被西夏称为了“面涅将军”。由于作战勇猛,狄青很快被提升为高级将领,这期间又得到北宋当时的边疆大军主帅韩琦、范仲淹的欣赏和推荐。短短的数年之间,凭借自己的战功和重臣的举荐,狄青在军中的地位是一次比一次高,最后宋仁宗提升狄青做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史料关于狄青的战功也没有太多介绍,我想可能真的受北宋“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影响,所以狄青的武功被放大了,这也成为他晋级之路的铺路石。

主动请缨平定侬智高起义登顶元帅的狄青

就在狄青成为枢密副使这一年,广西的侬智高称帝起义造反,短短数十日几乎占领两广全境。宋仁宗那是相当着急啊,先后派兵遣将前往征讨,但都是铩羽而归。这时候狄青表现出作为领导该有的担当,主动请缨率兵前往征讨。宋仁宗看到狄青如此仗义,也是给狄青成足了场子,不但亲自践行,而且还授权全权指挥。平定侬智高的全过程讲来太过繁琐,以后有机会单独说一下,今天我就想说一下狄青是怎样利用假痴不癫来鼓舞士气的。话说狄青来到广西,见到被几次征讨失败打击的士兵气势低落,于是聪明的狄青看到南方对神灵笃信不疑,想出一计:在领兵出战前,拿出一百个铜钱,口中念念有词:若能全胜,请神灵让所有铜钱的一面朝上。结果狄青撒手一样,一百个铜钱的都是一面朝上。临了,说了句,带凯旋时,再收回铜钱。经过此番折腾后,士气大涨,结果大败侬智高的起义军,可惜的是侬智高跑路的功夫还是不错的,逃亡了大理。胜利归来的狄青如约取回铜钱,可是将士拿起铜钱一看,原来这一百个铜钱两面都是一样的。凭借平定侬智高叛乱这一显赫战功,宋仁宗直接将狄青扶正,做了枢密使。狄青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鸟尽弓藏,遭人嫉恨,抑郁而终的卫青

狄青从一个底层军卒成为位居巅峰的元帅,实现了草根的逆袭。但是当身居巅峰之时,也意味着人生下坡路的开始。虽然狄青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并谨言甚微、谦恭忍让,低调行事。但唐朝因为藩镇割据而变得衰弱最终灭亡,加之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从此宋朝宁愿让文臣统兵,也不让武将坐大坐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还有人羡慕嫉妒恨,据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上奏皇帝要罢免狄青。这些客观的时代背景、主管的人为助推,最终狄青虽然没有落得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但也没有逃出鸟尽弓藏的结局。狄青被免掉职务,下放到陈州(今天河南周口淮阳),就这样不到半年,一代名将狄青因病谢幕,年仅49岁。

最后小结

狄青凭借自身的武艺,实现了从士兵到元帅多的逆袭,成就了其辉煌荣耀的一生。正式这一元帅光环也引发了朝廷的猜忌、旁人的嫉恨,最终借助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所谓祖宗家法而被出判陈州。表面看来,狄青死于疾病,而究其本质,则是被排斥、被打击、被迫害含冤而死。狄青死于皇帝的猜忌,死于旁人的嫉妒,但一心为国的狄青却默默地承受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丝抱怨。狄青先扬后抑的人生历程是一幕名副其实的悲剧,这一悲剧是封建社会专制所致,更是北宋“守内虚外,重文轻武”这一弊端百出的军政制度的必然产物。

狄青在战场是个的勇敢英雄,但生活中却有着性格上的缺陷。

一、因出身而自我卑微,心理抗压差

狄青出生在宋朝一个很贫寒的家庭,古人无论贫穷富有,都喜欢生很多小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狄青小时候的生活可想而知了。但更不幸的是,在狄青还特别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和别人打架,被官府抓了起来。父母想让小狄青去给哥哥顶罪,留下哥哥为家里干活,于是狄青就成了罪犯,还在脸上刺下了象征着罪犯身份的纹身。所以,我们后来读历史凡是遇到狄青这一人物,作者大多都会这样写到:只见一人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所向披靡,敌军甚是恐惧,没人敢挡,只能速速败退。狄青的出身影响着他的一生,披头散发,戴青铜面具除了在战场上造势,也可以理解是为了掩藏心中的一份卑微。后来皇帝说要给他除去这纹身,他还是拒绝了,有点知耻后勇的意思。狄青因战场上得奇功官升得特别快,也惹得文官们的忌恨,这些文官就拿狄青的长相和出身说事,要知道那时候的人还是特别迷信的,文官集体弹劾狄青,皇帝也没办法就降了狄青的官。后来他也就在这“谩骂”身中抑郁而终。所以,成大事者必须在心理上也有着极强的抗击打能力,性格决定人生说的也是这个,有常人没有的技能,却输在心理上,这不是很亏吗?

二、心中有家国,打战能手

范仲淹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狄青虽出身市井行伍间,但以天下为己任,成一代佳话,后在战场上冲锋在前,置生死度外深得将士拥戴佩服。狄青治军严明,号令统一,与士兵共生死。就连我们熟知的韩琦、范仲淹二人都说:“这是良将之材。”认为狄青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

精忠报国之人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代王朝里,宋朝在军事上的“积弱”显得非常突出。耐人寻味的是,一如“江山代有才人出”之说,宋代又绝不缺乏将才,从“杨家将”到“岳家军”,诚可谓将星如云。

至于宋仁宗时代的狄青,亦是名将群体中不容忽视的一员……

电视剧《清平乐》截图,狄青(季晨饰)

以文驭武

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迫不及待地以“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削夺了武将的兵权。随后更将“重文抑武”确立为国策——赵匡胤登基不久即扩修儒家先圣祠庙,亲自为孔子作赞文,并率群臣拜谒孔庙。

由于科举取士成了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此消彼长之下,所谓武人的地位自然越来越低,完全成了文人的配角。即便有着平灭南唐大功的大将曹彬,以堂堂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之高位,他每次在路上碰到士大夫的车马也得让道,所谓“必引车避之”。

北宋皇祐四年(1052)四月,广源州(北宋广南西路管辖下的羁縻州)的侬氏部族首领侬智高率众5000武装反宋。五月,侬智高攻占守备空虚的重镇邕州(今广西南宁),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侬军以势如破竹之势直达整个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城下。

宋廷多次调兵遣将进剿,问题在于,对儒臣来说,“军旅之事,非所任也”。于是,面对这个并不算强的敌手(侬军最多时也不过5万人左右),宋朝的军事体制弊端彻底暴露。从夏天到初秋,宋军连战不利,望风溃逃,令侬智高的气焰更甚。眼看战事发展下去,“不惟岭南非陛下所有,则荆湖江南皆可忧矣”,上任不过三个月的枢密副使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我本行伍出身,除征战而外无以报国,愿率禁军并蕃骑数百,活捉侬智高献于阙下。”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狄青

狄青南征

有道是“闻鼙鼓而思良将”。此时也的确该轮到狄青上场了。

狄青画像,出自清丁善长绘制的《历代画像传》(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狄青,字汉臣,出生于民风强悍的河东汾阳(今属山西)。他的早年经历在史书记载很少,有说法就说其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能够确定的是,狄青年轻时即投身军伍,做一名小卒。仁宗年间,西北一带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建立西夏,与宋王朝分庭抗礼,由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宋夏战争。这场战争,给狄青提供了施展军事才能的机会。据宋人记载,他是以下级武官的身份来到西北前线的。

在与夏军的交战中,狄青参加了大大小小25次战斗,被流矢射中过8次。每次上阵,他都披散着头发,戴着铜面具,出入于敌阵的千军万马之中,所向披靡,无人敢撄其锋。狄青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到元昊称臣,宋夏战事暂告段落的时候,狄青已成为知名大将,天下“耸然畏慕之”。到了皇祐四年,狄青因功勋颇著,升任枢密副使。按宋朝制度,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号称宋廷的文武二府。狄青荣升为直接供事于皇帝的枢密副使,也使他真正成为名声显赫的朝廷命官。

但狄青出现在这个朝廷上,显得格外扎眼——他的脸上刺着字。《水浒》里的林冲、宋江,发配之时都在脸上刺字,因此也被叫作“贼配军”,可见“刺字”在当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狄青

偏偏宋朝承袭五代旧制,规定士卒(当时叫作“赤老”)要像被处刑的罪犯那样,在脸上刺字以防止逃跑。狄青起自低微,脸上当然一直留有当兵时在脸上刺字的印迹。他做了官以后,宋仁宗特别指示他敷药把脸上的黑字除掉。这算得上是一个莫大的恩典,证明了皇帝对狄青的关爱和重视。狄青却指着自己的脸回奏道:“陛下按功劳提拔了臣,而不管臣的出身门第。臣所以有今天,也是由于这张被刺字的脸,愿意留着它来鼓励部队的人多立战功,请原谅臣不奉诏除掉它。”仁宗遂任其自便。这段对话向来被看作“英雄莫论出处”的一个范例。但反过来,这也说明在宋仁宗心目中,脸上刺字与行伍出身等同下层社会的标记。上行而下效,当时宋代社会鄙夷“赤老”的心态,自然也是不问可知的了。

箭盘山,位于今广西柳州箭盘山奇石园内

然而,真到了“侬智高之乱”搞得宋朝举国骚动之时,脸上刺字的狄青又成了宋仁宗手里的最后一张王牌。皇祐四年(1052)九月,宋廷任命“素名善将”的狄青统率精锐的“西军”南下征讨。为了打胜这一仗,仁宗下了最大的决心。狄青领兵号称20万,麾下文武将佐多达231人,杨家将的成员,杨老令公的孙子杨文广就是他的先锋。更重要的是,宋仁宗采纳了曾在西北前线担任过方面军指挥官的宰相庞籍的建议,允许狄青“以武人为大帅”,广南诸军都受其统一节制。当然,从事后的做法看,宋廷此次打破“将从中御”惯例之举,绝不意味着放弃了“以文驭武”的祖宗成例,而实在是被形势所逼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先前宋廷派出的征讨侬智高的文官将帅在接到命令后大都是“六七日”即驰至广州,一遇侬智高军队,又立即驱使快速行军后的疲惫之师上阵。加上广西气候本就对宋兵不利。北方兵丁不服岭南水土,乍然来到广西,“不待戈矛之及,矢石之交,自相疾疫而死。”军事经验丰富的狄青做法恰好与此相反。一切准备就绪后,十月初狄青才率军启行,第二年正月到达宾州(今广西宾阳县南)后又按兵不动达13天之久,疲惫的士卒得以充分休整恢复体力。

对于狄青的按兵不动,缺少战争经验的侬智高却以为宋军胆怯而不以为备。有人提出警告,“宜遣兵守昆仑关,勿使度险。俟其兵疲食尽,击之无不胜者”。按汉字的古义,“昆”是“高”的意思,“仑”则具有屈曲盘结的状貌。昆仑关就坐落在大明山余脉昆仑山与领兵山之间的山峡之中。在古代,由北通向南宁的主要通道就从此经过。从昆仑关往南50多公里即可抵达南宁。因此,以地理位置而论,昆仑关实在是南宁的北路门户。可惜已成骄兵的侬智高还是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谁知,到了“上元节(正月十五)”这一天,狄青命令士卒休息5天,大设灯烛,第一夜宴请将佐,第二夜宴请从军官,第三夜宴请军校。头天晚上,通宵乐饮,第二天夜里一直喧闹到半夜,狄青忽然说自己得病了,于是回房间休息,却让大家继续喝酒。到了天明,哨兵却来报告:狄青元帅已夺取了昆仑关。

原来,这天晚上,风雨交加。狄青趁侬军无备率兵一举偷渡昆仑关。待到宋军逼近邕州时,侬智高方才发觉。两军遂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归仁辅展开决战。侬军战法,每两人持枪奋勇前进杀敌,又一人持牌掩护,“众进如堵,弓矢莫能加,大为南患。”因此,在正兵相持阶段,宋军打得相当艰苦。说来有趣,如何应对北方民族擅长的马战,一直是令宋廷头痛的事。面对北方以骑战见长的辽、西夏军队,宋人总有无可奈何之感。但面对没有骑兵的侬军,狄青从西北前线带来的“蕃落骑兵”,就成了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这支骑兵从敌后分两路掩杀过来,对侬军阵地来往冲突,终于奠定胜局。感觉大势已去,侬智高只能烧毁邕州城池逃走,狄青率兵追击50里,斩首数千级,生擒500余人。这场迁延逾年的战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被狄青平息了。

“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然而,平定侬智高之乱,既是狄青人生的巅峰,也是一代名将悲剧的开始。宋军班师回朝后,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由于狄青本身就是枢密副使,已经是官位显赫,为表彰狄青此次平乱的功劳,宋仁宗便要提拔其为枢密使。

谁知,激烈反对这个主意的恰恰是当初全力支持狄青出兵征讨侬智高、且为之免去掣肘的宰相庞籍。此人“变脸”的理由也很简单,宋太祖手下的大将曹彬纵有灭南唐擒李煜的大功,也并未马上因此得到枢密使的官位,而只是“赐钱二十万缗而已”。现在狄青平侬智高之功不及曹彬,若用其为枢密使,则其“名位极矣”,万一今后更立大功,“欲以何官赏之”。仁宗一听,只得作罢,只赐了狄青一套高级住宅——敦教坊第一区,另外他的两个儿子因从军立了战功,也与其他官员一样升了官。

按说此事就这样了结了。谁知参知政事梁适为狄青力争。这倒不是他仗义执言,而只是在为自己考虑。狄青若是当了枢密使,虽目前官位比梁适高,但相位有缺,武臣是递补不上去的,能升迁拜相的只能是梁参政本人了。在他的劝说下,仁宗又改了主意,提升狄青为枢密使。这的确是殊荣。因为在宋仁宗一朝共有29人曾担任枢密使,而狄青是唯一一位由行伍起家的武将升任枢密使的。

狄青像

但这个决定与捅了马蜂窝实在没啥区别。当出身“赤老(士卒)”的狄青最终进入枢府后,还是遭到朝臣们的蔑视,竟被贬呼为“赤枢”。究其原因,狄青行伍出身的卑微身份固是“原罪”。而狄青此前的官场经历,亦有取祸之道。早年在西北前线时,狄青就一度牵扯进军中财务官司,只是由于战事吃紧,加上上司尹洙极力辩护,才幸运躲过一劫。而在随后的“水洛城事件”里,宋廷的西北前线的军政官员们围绕是否建立“水洛城”发生严重分裂——范仲淹是筑城派、韩琦是弃城派。

而狄青正处于风暴中央——他带兵将刘沪、董士廉这二位筑城的高官送进监狱关了将近一个月。虽说他是奉尹洙之命行事,但在文官眼里,难免成为“武人跋扈”的例证,多少还有反水范仲淹投靠韩琦之嫌,范仲淹高风亮节当然不会和狄青计较,但是他的同僚和朋友对狄青怕是观感不佳。至于此番上位枢密使,更有与梁适合谋结党营私之嫌,结果狄青就此竟变得为整个士大夫阵营所不容。

被欧阳修称为“社稷之臣”,号称贤相的韩琦就是个中典型。早年在西北前线时,陕西经略判官尹洙,知道狄青的军事素质好,便把他推荐给副使韩琦和范仲淹,郑重地说:“这是个良将的材料啊!”韩、范二人见了他,也认为是个奇才,都对他很优厚。从这个角度上说,韩琦大概还能算是狄青的伯乐之一。自然,狄青对韩琦也非常谦恭礼让,即使在官拜枢密使,与韩琦官阶相当后也是如此。他每次到韩府,“必拜于庙廷之下,入拜夫人甚恭,以郎君之礼侍其子弟”。

宋韩魏公琦像

反过来,韩琦对狄青,那可说是非常之不客气,竟至于到了以羞辱狄青为乐的地步。宋人笔记记载,有一次,韩琦出镇定州路时,狄青恰担任总管。正好狄青的旧部焦用带兵路过,狄青便请他一起喝酒。恰好此时有部下上告焦用克扣军饷,韩琦便下令逮捕焦用,准备处决。这当然算是在整饬军纪,但严格说起来,焦用也罪不至死。狄青得知以后赶去捞人,口口声声“焦用有军功,好儿”。结果韩琦嗤之以鼻,反而来了一句,在“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儿”,焦用算什么东西!这就是北宋士大夫们的真实想法,武将及兵卒在他们眼里的地位那是非常低贱的,无论打过多少仗,杀过多少敌人,都没有用。只有高中状元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结果,韩琦居然当着狄青的面,杀死了一位立有战功的军官。这样的小题大做就是在“杀鸡儆猴”,警告狄青,并公开宣示对武将的鄙弃,对军功的不屑,以及文臣对武将生杀予夺的权力。除了焦用被杀冤枉之外,连韩琦养的家妓都敢当着狄青的面戏谑其为“斑儿”(因脸有刺字)。饱受戏弄、羞辱的狄青对此竟然也无可奈何。武人固有的卑微地位在文臣面前暴露无遗。

狄青曾为此感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无他,朝廷疑尔”

偏偏缺少进士“文凭”的狄青,固然得不到士大夫们的认同,在平民百姓和兵卒中的人气却相当高。京师的百姓对其极为推崇,“诵咏其材武。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广大士兵更将从士兵到元帅的狄青看作自己的英雄,对外人夸耀,甚至每次拿到军饷,都说成是“狄家爷爷所赐。”

这就更加犯了朝廷的大忌讳——在文官集团(仁宗一朝录取进士近万人,约为终唐一朝总数的两倍多,文官政治也在当时达到顶峰)看来,狄青的存在不仅影响到苦心营造出的“重文轻武”风气,而且其在军中过高的威望还可能威胁到赵宋王朝的安全。

不难想见,对狄青不利的流言蜚语应运而生。譬如,有人声称看见狄家的狗长出角来;又有人将狄青与废唐建梁的“乱臣贼子”朱温相联系,称发现狄家宅院在夜晚常发出奇光,而这种光亮恰与当年朱温称帝前的情景惊人的相似;又有人举报,京师发大水时,官民住宅地势低的,都到各寺庙避水,狄青把家人迁到大相国寺,在“殿”上起居……狄青担任枢密使四年,其任上所作所为的正面记载几乎在史书中绝迹,倒是猜忌、责难与诽谤,像股旋风似的一齐扑了过来。

待到舆论准备得差不多时,士大夫们就赤膊上阵要求罢免狄青了。嘉祐元年(1056)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得到康复。知制诰刘敞便借机上书,危言耸听“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毫无理由地将狄青当作北宋朝廷最大的威胁。殿中侍御史吕景初也跳了出来,“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汹汹。”既是权臣,又“为兵众所附”,这指的自然就是枢密使狄青了。

电视剧 《清平乐》剧照,狄青(左,季晨饰)和范仲淹(右,刘钧饰)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一片“倒狄”合唱中,声音最响亮的那位仁兄,居然是欧阳修。他是宋初文坛领袖,也曾参与过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从任何意义上讲,欧阳修都不是一个“奸臣”。他与狄青也没有个人恩怨——当年狄青数次犯错误,比方说“水洛城案”,他还为狄青说过好话——只是“对事不对人”“为国家消未萌之患”,唯恐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的人夺了大宋的天下。

同样有些可笑的是,欧阳修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竟然举不出一条得力罪证,反而承认狄青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罢免狄青呢?当年正好发了水灾,于是欧阳修决定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让狄青为此背锅:“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以此类推而易见者。天之谴告,苟不虚发。”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发大水就是老天爷因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这个理由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居然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之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作为《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显然没有把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罗织罪名的本事学到家。

相比之下,当时担任宰相的文彦博罢免狄青的逻辑就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在他请罢狄青时,宋仁宗回答,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确实如此。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在世时,哪里露出过半点“谋逆”的迹象?最后还不是搞出了“陈桥兵变”夺了后周的天下!

这番话本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在宋仁宗听来,却又是那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众多大臣再三的参奏之下,他对狄青的信任动摇了,终于同意将其枢密使一职罢免,并将狄青调往外地去做官。

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位于今河南巩义)的武将石像生

嘉祐元年八月,仅仅做了四年枢密使、没有犯任何错误的狄青终于被罢官,以护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陈州(今属河南)知州。自狄青之后,终北宋之世,再也没有武将能够入主枢密院了。

而临行前,文彦博的一番话却足够给予狄青造成无尽的恐慌。狄青向文彦博问起为何被外放,文彦博简洁明了地回答:“无他,朝廷疑尔!”在封建时代,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被朝廷怀疑的话还会有好下场么?行前,狄青内心万分悲楚,无限伤感地对人说,“青此行必死。”更有甚者,在狄青无辜被贬至陈州之后,根据文彦博的建议,朝廷仍然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前往陈州抚问狄青,名为抚问,实则为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流言蜚语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当年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骁将的威武英姿早已不复存在了。

不过半年之后的嘉祐二年(1057)三月,可怜大将狄青,没有死在敌人的利刃之下,却不堪自己人的猜疑、打击和迫害,郁郁而终,享年还不到50岁。

狄青的悲剧命运,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忠君爱国之名将,生不逢时,患得患失,郁郁成疾

北宋名将狄青,是标准屌丝出身,从士兵一步一步升到大将,最后当了枢密使——北宋掌管军队的最高官员。逆袭到这个程度,在北宋一朝绝无仅有。军中大小将士,无不以狄青为榜样。狄青似乎也有点沾沾自喜。然而,北宋奉行以文御武的国策,枢密使向来由文官担任,武将能力再突出,当枢密副使可以,但绝不能当正使。文官们对狄青发动了大规模的言论攻击,庞籍、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王举正等政界大佬纷纷向宋仁宗进言:狄青不能当枢密使啊!祖宗的体制不能破坏。

宋仁宗说:狄青是我们大宋的忠臣。

文彦博说:我们太祖皇帝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言下之意,你这糊涂老倌儿,想让狄青学太祖皇帝再玩一次陈桥兵变吗!

恍然大悟的宋仁宗立罢狄青枢密使之职,外放他到陈州当了个知州。

狄大将军的心态当场就崩了。没过几年,抑郁成疾,40来岁壮年辞世。

勇而善谋,兼具了老虎和狐狸的优良品质,一路砍砍砍,杀杀杀,用敌人的鲜血铺出来一条小兵逆袭将军的人生传奇。

标签:狄青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7873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