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无所适从,是什么意思

无所适从,是什么意思

2024-05-20 16:44:38 编辑:join 浏览量:532

无所适从,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释: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中文发音: wú suǒ shì cóng。

成语出处:宋 姚宽《西溪丛语》“源殊派异,无所适从。”译文: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不知道听从哪一个。

成语辨析:无所适从和“莫衷一是”都含有不知怎样才好的意思。但无所适从偏重于不知听从谁的才好;“莫衷一是”偏重于意见分歧;无法断定哪一个好。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不知怎幺办才好。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扩展资料:

典故说明

据《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晋献公爱宠妾骊姬,立她为夫人。后来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两位公子重耳与夷吾。

骊姬先怂恿献公命申生守曲沃,重耳守蒲,夷吾守屈,只把奚齐和她妹妹与献公生的儿子卓子留在身边。又派士蒍去筑蒲城和屈城。士蒍知道骊姬离间献公父子的阴谋,所以城筑了一半就停工了,把柴薪晒在上面。

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献公控告士蒍办事不力。士蒍为自己辩解道:臣听说:如果没有丧事却悲伤,忧愁必然接着到来;没有兵患却筑城,必会被敌人据守。既然会被敌人据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担任官职而不服从君命,是不敬;把敌人可以据守的城池筑得坚固,是不忠。

一个失去忠敬的臣子,还拿什么侍奉国君?希望您能够以修养德行的方式来巩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么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后,又感慨地赋诗明志,诗云:如今国家混乱的情势,就像破旧狐裘上的毛一样纷乱,一个国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该听从谁的命令才好!

典源又见《左传.宣公十二年》。言楚国与晋国交战,楚庄王见到晋军声势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参力主迎战,并分析敌情说:晋国的执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发布号令。他的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

晋军的三个统帅无法专权行事,想听命又没有上司下令,如此一来,大军该听谁的命令才好呢?所以这次战役,晋军必败。无所适从在此亦为不知听从谁才好的意思。后来无所适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多用来比喻处理一件事却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适从,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suǒ shì cóng,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意思是:一个国家有三个高官,这让我听从哪一个人的话好呢。

示例:无论我说什么,老板都说好,模稜两可,让人无所适从。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莫衷一是,汉语词语,拼音是mò zhōng yī shì,意思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示例:中国版图广大,轮船之利亦既小试其端矣,独火车铁路屡议无成,聚讼盈庭,莫衷一是,窃未见其可也。

2、反义词:

择善而从,汉语成语,拼音是zé shàn ér cóng,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标签:无所适从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7614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