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2024-09-14 13:29:45 编辑:join 浏览量:593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全文如下(《艺文类聚》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候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大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是这篇文章特出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宁静致远,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解释

或: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书法:宁静致远

【英文翻译】:accomplish sth. Lasting by leading a quiet life; Keep cool and you'll win

出处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

《淮南子:主术训》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炼丹家刘安著作《淮南子:主术训》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诫子书》片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词意:

冯跃利书宁静致远

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

词语例句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非读书不能达到的境界。

3.道可道非常道,难怪诸葛先生说“淡薄以明智,宁静以致远。”大自然的秘密常常是潜藏在平静处的,浮躁、急功近利都难以触及到它的奥秘。

4.他待人谦恭谨慎;学习孜孜不倦;生活简单朴素,有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严谨自律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古人云:宁静致远。

如果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拥有宁静的心态,他才能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在事业的高峰上攀得更高。

那么如何得到并维持内心的宁静呢?

- 1 -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要想获得内心的静,源于心有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志;而“心定”的前提就是首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这就是“知止”,即孔子所说的“志于道”。

“道”不是一般的人生目标,而是一种具有理想性的人生使命。

一般人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得陇望蜀,欲望得不到收拢,心就不定。

当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之后,心才能定下来,就不会被外在各种诱惑所吸引,不至于歧路亡羊、四顾茫然。心定之后,才能做到内心的贞静。

《大学》接着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够实现心安理得、心态安宁,才能够进行缜密的思虑、周详的谋划。只有通过缜密思虑,周详谋划,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2 -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儿子丢了一块表,他一边抱怨,一边胡乱地翻腾着四处寻找,可是老半天也没有找到,于是气呼呼地出去了。这时,父亲悄悄进了儿子的房间,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

儿子问:“您怎么找到的?”

父亲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类似经历,我们可能都体验过。稍一思考,马上就会发现宁静对我们是何等的必要。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和道教关于静修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宋明儒家吸收了佛道二教的内容。但儒学与佛、道不同,它不是宗教学说,不主张通过退隐的方式去达到修身的目的。

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大都是要出家修行,一般是隐居名山大川,寻找一处静谧所在,修建寺院道观以避世修行。

儒家虽借鉴佛、道很多静坐、静修方法,但在根本立场上却有大不同。王阳明弟子王畿对此说得最为显白。

作为王门翘楚,王畿在《悟说》一文中将身心修炼方式归结为三种: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

二是通过静坐;

三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练习。

他说:得之于语言文字的好像是门外的宝贝,还不真正属于自己。静坐也不是彻底的方式。他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譬之浊水初澄,浊根尚在,才遇风波,易于淆动。”

什么意思呢?

静坐是人为营造的一种静谧状态,比如僧人和道士的修行一般都远离尘世,躲在一个宁静环境中可得到修身养性的效果。而一旦脱离那种特殊环境,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这就像要使一盆浑水变清,可以将其安静地放置若干时间,就变得澄清。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遇到风波摇晃,沉渣就会泛起,清水重新变成浑水。

- 3 -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实现身心的修炼呢?

按照儒家的看法,那就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磨练。

这也是阳明学派特别倡导的“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方有益”。在阳明学派看来,“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其实朱熹虽重视静坐,但也仅将之视为方便法门而非根本方法。他说:“圣贤教人,岂专在打坐上?要是随处着力,如读书、如待人处事、若动若静、若语若默,皆当存此。”

也就是说,在社会人生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去磨练修养自己,才是根本修养之道。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冲突、紧张和矛盾,就需在应对这些事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去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对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养成内心的宁静。

可见,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在事上磨练”,这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和正视现实的修养原则。

实现内心宁静,方式很多,但前提是须意识到需要宁静,意识到过于忙碌缘于内心过盛的欲望。

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慢人生的脚步,有张有弛,给心灵留一点空白,或许我们就既能实现人生价值,又可收获人生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

标签:宁静致远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34324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