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黑叶猴俗称“乌猿”,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全球数量仅不到2000只。2016年2月份,在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只白化黑叶猴。2019年6月23日,在这个保护区内,再次发现一只白化黑叶猴。近日(7月4日至6日),记者来到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在这里发现的两只罕见的白化黑叶猴。
白化黑叶猴一大一小 不存在被孤立
经过保护区的准许,记者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进入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寻找那只新发现的白化黑叶猴。
央视记者 岑通:再往前走就要进入保护区了,刚刚工作人员告诉我,在这里生活着18群1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他们主要分布在这些喀斯特群山之中,在这片面积38.7万亩的保护区内,想要找到那只白化的黑叶猴,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只能跟随经验丰富的护林员一起进山寻找。
在一个猴群夜宿点附近不远处的崖壁上,记者看到有几只黑叶猴正在往夜宿点移动,它们时而在崖壁和树丛之间跳跃,时而拿起树叶开始咀嚼,样子十分可爱。一只全身白毛的黑叶猴在全黑的猴群中显得格外显眼,经过仔细辨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白化的成年雌猴是2016年当地村民偶然一次发现的。
下午六点多,在保护区边缘的一座石山上,记者和工作人员在觅食的猴群,发现了另一只幼年白化黑叶猴。这只白化黑叶猴来回跳跃,时不时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或攀爬岩壁,或跳上树梢。颜色上虽然与猴群形成很大的反差,但是没有发现其它个体对白化个体有歧视或躲避现象。
据了解,为了方便监测,保护区在猴群活动频繁的区域,总共安了30台红外相机在山上,对白化黑叶猴进行监测、研究为科研使用。
为解开白化之谜 专家持续观察研究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保护区就曾记录过白化黑叶猴的出现,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白猿”。但当时并没有记录在案的影像资料,无法进行研究。专家告诉记者,动物白化存在多方面因素,这个猴群白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基因的遗传。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高级兽医师 阙腾程:按基因突变来说,2万年一个进程的话,短期说突变,而且突变出那么多个个体,可能性是很低的,应该是之前某个年代发生基因突变以后这个隐性基因得以保存下来,才出现这种现象的。
在观察中记者发现,这两只白化的个体在猴群中都很活跃,除了毛色显眼之外,与其他黑叶猴没有什么区别,那么黑叶猴白化之后是否会对它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呢?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高级兽医师 阙腾程:正常生活对它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它存在两个风险,第一个就是容易导致被捕食,它的目标太明显,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如果“捕食者”这个生物链存在的话,它被捕食的几率是很高的。第二个它从疾病角度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阳光这块,白化个体一般都容易导致皮肤癌变的疾病,如果它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话,它犯病的几率是远远高于其他个体的。
目前,专家们还在对白化黑叶猴进行研究观测,记者还将继续关注探访。
标签:白化,黑叶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