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门峡发现大鸨多达22只。大鸨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目前“大鸨在中国现存约500只,比白天鹅还要珍贵。”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副主任张艺凡表示。三门峡发现大鸨也引起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表示头一次知道原来有种鸟叫大鸨,并且是濒危动物。大鸨广布于欧亚大陆,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亚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是匈牙利的国鸟。
三门峡发现大鸨:被誉鸟中“大熊猫” 仅剩几百只(资料图)
12月2日,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3只,仅过2天时间,再次发现19只。
据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副主任张艺凡介绍,“大鸨”体高60至70厘米,体重10千克上下,有的雄鸟重达15千克,是猎禽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能飞起的最重的鸟类。
“大鸨在中国现存约500只,比白天鹅还要珍贵。”张艺凡告诉记者,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已将大鸨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张艺凡说,这是今年在黄河三门峡湿地首次发现大鸨,在今后的巡护工作中,管理处将会仔细观测大鸨的数量变化和活动动态。
大鸨(学名:Otis tarda)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mm。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其上生有少量的羽瓣。跗蹠等于翅长的1/4。雄鸟的头、颈及前胸灰色,其余下体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广布于欧亚大陆,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亚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是匈牙利的国鸟。
标签:被誉,几百只,大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