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只需9块9就能理财致富?揭秘背后骗局

只需9块9就能理财致富?揭秘背后骗局

2024-08-06 10:22:25 编辑:join 浏览量:599

只需9块9就能理财致富?揭秘背后骗局

“1块钱到9块9的课程,可以助力‘小白’成为‘理财高手’,收益达20%以上。”这样的广告你看到过吗?近日,不少人在网络上投诉理财课。有数据显示,推出类似网络课程的公司有数千家,但其课程质量、教师资质、宣传销售等问题如何监管却难以厘清。  

理财课程变套路,9块9理财课背后的骗局谁来监管

07:52 来自中国青年网

9.9元理财课的背后套路满满

上个月,江苏的朱女士在某微信公众号看到一个理财课程的推荐,只要花一块钱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财知识。

朱女士:大概11月初通过微信公众号看到理财营,一块钱就可以(参加),讲一些投资,到第4天时,他说申请名额要进训练营才能手把手教你。

初次接触这类课程的朱女士希望继续学习,于是就分期支付了7999元的课时费。

朱女士:我也是思考了好久才买。通过花呗分期付了7999元,付之前跟我讲,马上拉群手把手教。后来他说,今天已经满了,下周一拉群。付完钱了以后,就不怎么理人。

朱女士再去网上搜索这家理财教育机构的背景信息,发现有很多维权投诉。

山东的孙女士也是维权者之一,她比朱女士发现所谓的理财课不对劲更晚一些。孙女士交了钱,也被拉进了所谓的理财培训群,但销售的承诺都没有兑现。

孙女士:他说跟着老师投资终身免费指导,基金要跟着老师买,能达到15%以上利润,后来就推销,一开始推蛋卷基金,然后下载另一个基金软件,他指导你怎么买基金。

在孙女士给记者发来的一段课堂录音中,所谓的理财老师甚至表示:“20%的收益不值得你花费太多时间”。

朱女士和孙女士向课程销售提出了退款申请,但均被拖延、拒绝。孙女士后来发现,甚至学费在支付端显示成了“餐饮美食”支出。

孙女士:我在支付宝里头扫码,我扫了个餐饮美食,连学费都不是,我觉得有必要核实一下,到底有没有这个资质,是否有他们所说的这些老师。

孙女士说,她所在的理财课金卡会员维权群内有近两百人,学费近170多万。记者在投诉平台搜索,被此类线上理财课套路的人还有很多。

一位姓肖的消费者投诉另一家线上理财商学院:“带班老师宣传说,学完课程后认为不满意全额退款,但买课后又说需要毕业考到80分后才能申请退款”,此外,投诉者们还提出了关于教师资质、虚假宣传等一系列的问题。

媒体梳理发现天眼查中搜索含关键词“财商教育”“理财教育”的公司,共7283家,截至目前,今年成立的共有1202家。但是这些公司在消费者看来,缺乏监管。

朱女士:我在网络投诉是希望别人看到不要再被骗,我在北京315平台上投诉可能写得不太明白,现在也不知道求助哪边,怎样能把这件事解决掉,挺耗人的。

专家:所谓理财课不靠谱!

这些所谓的理财课存在哪些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杰英,也是一名投资者普及教育工作者,听完这些“小白”理财网课之后,她说,课程内容漏洞百出。

高杰英:第一,收益保底15%以上的不靠谱。今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修订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按目前一年期LPR3.85%计算,超过15.4%就可以认定为高利贷,表明超过15%以上的收益存在较大风险。

第二,兜售民间理财策略的不靠谱。投资理财是一门专业,受过专业训练的精英人士都很难保持稳定长期的高收益,怎么能相信几千块钱就能买到稳赚不亏的投资策略?

第三,不懂投资,认为可以撞大运发财的不靠谱。投资公司会举办一些投资者教育的讲座,中国大学慕课网上,国家免费提供了一些免费课程,《中国价值投资》等投资课程,免费普及投资知识。

哪怕是有正规线上教育资质的企业,在涉及此类纠纷时,维权也十分困难。有媒体梳理,此类企业、课程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具体课程内容是否能够上线,则没有明确的说法。一些不规范的民营机构或者纯个人的开班,甚至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或者审批,应尽快完善监管。

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在课程的销售方面,他们可能违反广告法规定,涉嫌夸大事实或者是虚构事实;另外一方面是用户花高额费用购买理财课程后,培训的内容有可能和他事前所宣称的内容不符。

参加完培训之后,他们再推荐你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并且在此过程中会提供一些理财相关的咨询服务,这是需要有资质的。涉及到他在宣传营销方面不规范的地方,监管主要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规范和处罚,关于这块的监管力度可能还不够。另外一方面,他们在提供这种理财咨询服务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当对此进行监管。

虽然通过理财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一条可行路径,但理财终归是一门专业技能,涉及的知识广泛。消费者首先要擦亮眼睛,树立起理财风险意识,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完善监管规则,并严厉打击理财课程套路行为。

央广网评

理财课程有猫腻

别被培训机构割了“韭菜”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通过理财实现个人或家庭财富保值增值、防范资产缩水,是一条可行路径。然而,一些消费者购买网络理财课程,想学到理财知识,掌握理财技能,却不料掉入“陷阱”里,不但钱没赚到,反而被理财教育培训机构收割了一大笔,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媒体报道看,1块钱到9块9的课程,只是一个吸引流量的诱饵,消费者被高收益承诺打动后,就会被诱导购买几千元的理财课程,甚至投入更多的资金。这种步步设套的骗局,已经存在多年,之前主要是通过电话、QQ群的方式,如今则转移到微信公号、微信群、微博等平台,套路其实是一样的。

理财是一个具有高门槛的专业技能,涉及到经济专业知识,诸如储蓄、股票、保险、基金、艺术品、衍生品投资等,均有规则和风险,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投资方法,并经过丰富的市场实践。世界上不存在稳赚不亏的理财方法,投资者面对的是变化莫测的市场,市场中潜藏着很大的风险,即便全球最优秀的投资者,都很难实现长期稳定高收益,更遑论普通人了。

显然,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理财者并不容易。一些网络理财课程所宣称的“收益保底15%以上”、跟着老师炒股赚大钱等都不靠谱,乃是以高收益为噱头,借助人们的贪婪和焦虑进行洗脑式营销,忽悠理财“小白”上套,目的是为了骗取学员的高学费、手续费等。消费者应小心谨慎,首先要树立起理财风险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莫被天花乱坠的理财课程广告蒙骗,以免花了冤枉钱。

消费者对理财知识的需求非常旺盛,众多理财培训企业盯上这块蛋糕,也是正常现象。按照规定,这些企业进行理财培训,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或者审批,课程内容、宣传广告均要合法。而目前出现的理财课程套路混乱局面,恰恰是监管不力所致,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监管规则,把好资质审核关口,严厉打击理财课程套路行为,防范消费者被割“韭菜”。(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江德斌)

(来源:央广网)

标签:揭秘,骗局,致富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27061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