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
一方面,它确实代表了北野武、以及北野武背后可以象征的日本民间声音。而在另一方面,它也是北野武在公众视野里的一贯形象,同时更是他的一种职业使然。而最后一方面,这也是北野武在对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工作十分渴望之下、求之不得后的一种正常反应。
首先,日本的开幕式客观质量如何?无论从我个人接触到的日本朋友,还是从外网评论区的浏览来看,日本民众对于开幕式的观感都绝对算不上好。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之后,日本人想要看到一届能给拿出积极反馈、让自己的国家形象得以彰显的开幕式。
从财政上说,日本政府的赤字压力已然非常巨大,其中固然包含了安倍经济学带来的支出、以及无法实现“基本面上升而后税收回流”之后半段的亏空,兴办奥运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以奥运原本的规划设定,它带来的旅游业为主体的持续影响,将是财政正常化的一环。然而,疫情的原因下,这已经基本沦为空想。而从疫情展开来看,日本现状并不理想,且在奥运开幕前不幸地遭遇了东京疫情又一波峰,这就让日本民众从自身健康出发,对无论如何也要强行举办的奥运会存在负面情绪。最后,是日本民众一贯、且在疫情时代愈发剧烈的抵触官僚型政府的心态,疫情中的一系列鸵鸟政策、姑息政策,以及菅等高官聚餐的带头违反紧急事态令,都让民众的不满情绪升温,便也自然将政府强行推进的奥运会当成了“政府抗疫表现不佳”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如果你是日本民众,其实你对奥运会早就有了一个预先设立的恶性印象。如何能洗清这种印象?一届成功的开幕式或许做不到完美,但却至少能打出一些缓冲的余地——不管怎样,最起码我们在世界面前争取到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向世界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精髓。
然而,开幕式的效果无疑是会让所有人失望的。在开幕式中,一些日本传统文化的要素,以一种片段衔接的形式,被罗列——是的,罗列——了出来,而缺乏了深度的表现力。它们确实属于日本文化,更进一步地说“属于日本文化中较有深度的那一部分”,但在开幕式的体量下,却很难得到必须拥有的展示空间。
这是一个颇为矛盾的事情:日本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艺术造诣,而它的艺术则是以婉约、暧昧、矛盾为重要内容,加上对“瞬间之美”的破灭美学的推崇,让它很难以直观、短时的方式完美呈现,而是表达内敛,走铺陈、慢叙的路子。这是一种走极端的艺术——用间接的手法带领观众体验,逐步进入情绪,进入语境,而后呈现出另一种极端:极致的情绪,或极致的毁灭与疯狂。
这也是很多人会认为日本艺术“变态”“阴间”的原因,它在最委婉的话语中,逐步引导出最烈性的爆发与毁灭,在两个极端中游走。而如果观者不去从头跟到尾、并具有一定的触觉,那么他无法与这种“难以进入”的氛围产生共情,也无法了解表述内容,自然只会看到那些不明就里的“阴柔”与“抽疯”。
而不幸的是,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一个最没有时间与空间的舞台。在本已有限的容量里,还要将各种优秀文化逐一点到,可谓难上加难。于是,缺头少尾、只留“高潮”的节目,自然就只剩下了突兀和莫名。这里当然也有开幕式创作上的主观缺陷,但日本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之“正大”、英国文化之“通俗”的客观原因,也是存在的。
而这一切落到日本民众眼中,自然就是罪不可恕的了:承担如此大负重与风险的奥运会,不仅没有长脸、展现出日本文化的闪光点,反而搞出了一堆不明所以的东西,丢了一次大脸。对开幕式本身的不满由“奥运负我”的情绪加成,再加上本身就存在的、对政府的诸多不满,便让开幕式遭遇的炮火猛不可言了——万般的愤怒,倾倒于这一单点。
以北野武的视角,他作为一个向来不吝啬于节目中吐槽一切、讽刺这那的艺能人,自然会习惯性地将这一切民声吸收,以一种“说段子”的方式进行精彩的吐槽。外界大多熟悉北野武的导演身份,但他同样还是漫才演员、综艺咖。曾经,北野武便在节目中嘲讽东京台:" 我们决不能忘记的是,贵台那永远阅读时势,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讥讽了东京电视台无视地震海啸等重大社会事件、坚持播动画的风格。而早在1973年,北野武已经与兼子二郎组成相声搭档Two Beats。1975年,他已经作为漫才演员初登电视节目。1980年,他与明石家秋刀鱼合作的的爆笑节目《漫才》,更是以低俗无厘头的笑话风格著称。
由此可见,北野武的电影造诣当然很高,但当切换到综艺人、漫才人的时候,他却是以一种完全相反的、“毫无大师架子”的形象自居。用漫才的语言能力、反映民声的自我意识、言路大开的澎湃胆量,北野武在开幕式事件中以极度嘲讽的口吻予以批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他一直在做的。
因此,北野武的这次发言,确实可以反映日本民间对开幕式的一个较多数态度,而从开幕式的呈现结果来看,其言也并不离谱。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将之解读为“艺术大师的罕见愤怒”,倒也有点言之过度。毕竟,北野武在电视节目中的自我定位是关心时局的搞笑艺人,无论发声时弊,还是“敢说敢做”,都并不稀奇,我们也当然不能拿一个在节目里模仿akb、看着乔碧萝开心大笑、毫无架子的老头,当成一个时刻为自己发言严肃、谨慎的艺术大咖—-至少,出现在电视画面、而非取景器后面的北野武,并不是那样的。
而比较有趣的是,北野武此前也曾多次表示过对奥运会导演职位的期盼。从他的艺术成就来说,他当然也完全有这个能力。或许,他此次的发言,也有着一点“看看你们没有我搞成了什么样子”的意味。
然而,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北野武当导演,他就可以拿出一台更完美的开幕式吗?个人认为,并不见得。
北野武的电影风格,恰恰就是最“日本”的。在关于开幕式的另一个回答中,已经有相关的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743 17812/answer/2016200256 )。而他能够获得国际上的超高认可,固然有他天赋的因素,但也不可忽视其作品对日本美学高度再现的原因——他完美地表现出了日本传达情绪的暧昧、婉约,并熟练地用这种方式包裹了非常极端化的事件与情绪,去展现各种毁灭之美。他的电影,从外到内,恰恰就是一个个完整的“日式艺术表达系统”,当然也就是最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去进入的东西。
以北野武的造诣,他当然可以看到开幕式中日本文化优秀部分被表现的支离破碎之状态,也会看到表达手法上的缺少铺垫、引导、语境创造。然而,作为局外人,他或许并不能直观认知到创作中面临的容量不足问题。因此,抵触情绪中多少流露出的“我搞一个肯定比他好”之感觉,一定程度上或许只是北野武的一个理想化预计而已。当他真正接手,很多现实的问题才会出现,严重掣肘于他。
事实上,开幕式中已经尽可能地加入了非常多的日本流行文化。动漫、智能、游戏,这都是彰显日本工业文化、通俗文化的要素,也是日本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内容。将它们搬出来,表现出了开幕式创作组尽可能制造易于进入的大门、防止观众对内容完全不知所云的努力。
然而,当这些与支离破碎的莫名艺术表演环节连接起来的时候,前后反差形成的违和感就非常强——一部分观众会认为通俗部分很好、更加反感“阴间部分”,“明明可以整出点正常东西”;另一部分观众则会在通俗与“艺术”之间反复跳跃,七上八下,违和感爆棚,始终无法持续地进入到一个完整的情绪中。
这首先有着日本消费主义下通俗文化,与传统、或电影等延续传统的当代艺术,在整体走向上的巨大差异——一个服务于最广大人群,一个相对关注高度而非受众面,所产生的必然矛盾。
但在另一方面,二者其实也并非不能和谐结合。例如,中岛哲也的《告白》里,就使用akb48的《river》、以及akb海报等元素,借助这个偶像组合自身与本曲代表的“梦想、希望”之含义,形成了对少年b希望被女老师破灭的反衬,并且在最终引导出了“给予希望后再次毁灭希望”的复仇——破灭的美学。当然,这依然有一个前提:能够获得充足的空间,做好表达。对于开幕式,这依然是一个过于严苛的条件。
如果让北野武来执导,他的天赋、理解,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的更好,在有限的空间里给出相对完整的表达。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这种提高也很难达到完美。
而对日本艺术来说,不完美,往往就意味着彻底的“垮棚”,成为一次巨大的莫名其妙体验。
标签:北野武,差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