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作文分步走

作文分步走

2024-07-27 10:48:47 编辑:join 浏览量:624

作文分步走

承德隆化小语二班班级学习简报第四期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1.以训练作文为主贾志敏老师把作文分为训练作文和自由作文,他认为小学阶段学生以训练作文为主,训练学生作文,离不开训练学生做事。作文如做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作文的的源头活水是什么?是生活。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什么?简单概括地说,生活就是由不计其数的一件件事串联而成的。学生作文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把这一件件事用文字形式存档,记录得好与坏,重要一点在于这一件件事情学生完成的怎么样。为什么我们许多学生写起作文来思绪轻飘飘的,内容空洞空洞的,甚至下不了笔呢?关键一点就是我们许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去做事,很少去做好一件事,生活对学生来说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丝毫印象,能写出什么来呢?写好一篇作文和做好一件事是密切地相连与相通的:做好一件事要求有步骤有顺序,写好一篇作文要求先审题,然后立意,再选材,最后写作;做好一件事要求有始有终,写好一篇作文要求有头有尾,前后照应;做好一件事要求专心致志,写好一篇作文要求字迹端,不写错别字,格式正确,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做好一件事要求适当的休息,写好一篇作文要求段落明确,层次清楚,标点运用正确;做好一件事要求结果漂亮,写好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文字优美……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不忘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并让学生亲身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做好一件事情后的愉悦,并把这种愉悦带到作文中来,让学生快乐地写作文。2.作文的真谛——自由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段话为我们开启了自由作文之门,它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符合在多写、多练的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指导思想。张祖庆老师在他的讲座《玩转作文》中提出:作文不好玩,要玩转作文,先得激发兴趣,他运用的“创办学生学生周报、让孩子开博客写博文”等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专家们的课结束了,但专家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和精彩的展示却如天籁绕梁不绝,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大胆地实践,深入地思考,认真地教好每一个学生,让生命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中闪光!如何指导学生练字刘艳春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接受美的熏陶。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我在写字教学过程中严格依据课标的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与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愿与大家分享。一、教师做好表率。“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活字帖”。那么就要要求教师认认真真练出一手好字,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示范功能,做学生的“活字帖”。教师形成自觉练字习惯,提高自身书写水平为教学服务。自身练好三笔字,只是指导学生写的前提,还必须深入钻研学生的写字特点、途径,探索写字课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指导水平。教师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我们要抓好四个坚持,即:认字和写字的有机结合;写字和训练“两姿”培养习惯结合,“两姿”即“坐姿”和“手姿”;坚持提高写字技巧与审美教育,习惯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写字联系中,培养学生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使写作习惯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寓教于乐。故事激趣、儿歌激趣、游戏激趣、电教激趣等。如教学生写“爬”字,可以编成故事:“爪”哥哥和“巴”弟弟一起去爬山(出示“爬”),巴弟弟累了,爪哥哥伸出长长的手臂拉了巴弟弟一把,他们终于都爬上了山顶。学生听了故事,很快就说出了“爬”字该怎样写:爪是哥哥,要写大些,巴要写小些,而且靠得很紧,爪的一捺要写得长些。如教学生写“表”时,可以编成儿歌:三横匀称略上斜,竖提偏左捺右展。学生一读,就知道写表时应注意什么了。三、引导学生把握汉字间架结构在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对于单独的笔画,他可以写得很规范很漂亮,但是当他写整个字的时候,写得并不美观。问题就出现在字的“间架结构”上,笔画没有安排好所致。在我的教学中,一般就让孩子们抓住几个小诀窍: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如“紧”字,就要求在上面写得紧凑一些,而下边的“系”相对而言宽松一点。左右结构的字,左紧右松。如“料”字,左边的“米”写得紧凑一些,右边的“斗”可以稍微松一松,整个字就会显得漂亮。左中右结构的字,就要相互避让,写得窄而宽,如“糊”“嫩”。如上中下结构的字,如“篮”,每部分的避让也很重要,因此都不能写得太长。我也会对孩子们说:就像一个汉堡包,三层要叠好,否则这个汉堡包都没人敢要了。这样教学以后,孩子们都能较好的注意起来,整个字的笔画安排显得比较合适,在书写时就能较好地做到比例恰当、穿插合理、匀称美观。四、指导写字从基本笔画入手写好一个字,首先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笔画指导较严格,在教学生字时,我不太喜欢用电教手段,相反地我更喜欢在黑板上为学生范写,由于小学生的摹仿能力较强,教师要进行直观教学,加强示范。这样更能让学生充分观察,模仿。基本笔画的训练应一丝不苟,让学生懂得笔画的位置和形状,并体会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也可以以小儿歌的形式让孩子们记忆: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出角,折要顿一顿。让孩子在书写的过程中牢记儿歌,从而把每个基本笔画写得规范、顺利。五、认真进行写字教学评价在认真教学生字,让孩子们认字书写后,教师的评价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对孩子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但是,老师在评价的时候也很有技巧,不切实际的浮夸只会让孩子们产生骄傲的心理。比如:“你的字写得真像书法家的字,太漂亮了”,“看你的字就像在欣赏一幅很美的图画一样。”对于这样的评价,实在是华而不实,学生听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自己的字到底好在哪里,更不知道还要怎么改进。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实在而有用的评价,便能真正明白自己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以后可以怎么改进,从此受到鼓励。比如把孩子的“木”字圈出来,然后告诉孩子:“你这个‘木’字写得很好,撇和捺都写得很到位,如果不出格,这个字就更漂亮了。你能回去再写一遍吗?”从老师的评价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下次再写这个字或是类似其它字的时候,就一定能写得更好了。以上是我在写字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的钢笔字书法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不少同学的书写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写字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艰苦劳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我相信,在对写字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在老师热情的鼓励下,通过认真刻苦的训练,我们的学生一定能练就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字。我的提问1、思效,写目标的达成。——我今天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了吗?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反思型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2、思得,写成功之处。——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使课堂出现教与学的高潮,学生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及时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对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3、思失,写不足之处。——这堂课哪些学生还没有学会?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成长总是伴随着一个充满痛苦和自我否定的学习过程,正如珍珠的形成,蚌柔嫩的肌体不得不承受着沙粒的磨砺。因此,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思失,写不足之处,记录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对它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系统的回顾、梳理,必能“失而复得”。4、思改,写“再教设计”。——明天该怎么教?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存在问题——整改、发现问题——深思、找到经验——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或是把“课后反思”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理想的教学设计与教师的课堂实施总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会带来困惑,更会带来冲突,但困惑发人深省,冲突促人反思,而成功就等待在冷静的反思与沉淀以后。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学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长期积累,不懈坚持,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收获教学科研的累累硕果;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必能“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从经验型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你的看法是?请谈谈。

标签:分步,作文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22754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