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知识>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现状?

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现状?

2024-07-20 08:23:56 编辑:join 浏览量:582

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现状?

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及改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上升。与此同时,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收入不平等迅速上升。收入分配不平等过大不仅有悖于我国 “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标,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提到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估计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愈加明显。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从1978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这跟中国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这种现状还仍有扩大的趋势。另外,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当然,提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愈加明显,不能不提到“基尼系数”。根据我们在微观经济学里学到的我们知道,基尼系数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那么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60年,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0.49。由此可见,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另外,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这也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另外,有数据表明,我们的城乡差距系数是3.3:1,远超世界平均水平(2:1左右);中国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差比是15倍,特别是国企高管的平均收入和社会平均收入的差距更为悬殊,竟是相差128倍。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到,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全面扩大,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内部之间居民的差距、高低收入群体的差距等方面。就我国收入分配目前的格局来说,首先,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来说一直扩大,基尼系数现在已经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5,已经处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基尼系数达到0.5)的国家之列。因此,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已经非常重要和迫切。其次,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是全面持续的扩大。所以,要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其面临情况非常复杂和艰巨。第三,我国城镇内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1左右,农村内部为0.37左右,这些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收入差距相差不大。这也许是虽然我国总体收入差距的巨大,但社会经济生活仍然保持稳定,而没有像其他一些高收入差距的国家一样发生社会不稳定和动乱现象的原因所在。当然,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化改革肯定是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后,收入分配由按劳分配逐步向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资本、土地、技术知识等要素获得的收入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要素收入的比重甚至超过劳动收入比重。因此,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肯定会扩大个人劳动能力的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财富不平等的时间积累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第二,我国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地区和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可能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就地区分割来说,由于国家改革是渐进的,因此,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对不同地区的政策扶持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差距,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工资报酬和资本报酬的差距不断扩大,从而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出现差距。第三个重要原因可能同垄断以及垄断所带来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有关。在我国,国有企业的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对不平等的“贡献”是很巨大的。关于这一点,只要比较垄断部分和行业和非垄断部分和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就可以知道了,一些明显存在垄断的电讯、石油、铁路、金融等部门的工资水平都高于市场一般人的工资水平,而且其部门员工有高的福利水平相比其他普通企业员工。总之,原因肯定不尽这些,这只是我认为的其中的几方面吧。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为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年初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上说,“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应该说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必须狠下决心,坚决调整。通过这几周财政学的学习我们知道,要解决这一收入差距问题必须要利用ZF强大的财政政策职能。财政职能就是ZF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综合ZF财政政策在收入分配行使上的职能,及我国当前的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首先,ZF在两个“转移”上面加强用力,即“转移收入”和“转移支出”。“转移收入”方面,ZF应该加快社会福利建设,增大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增加补助,把国家的财税收入转化为更多的国民收入,更好地改变当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和谐状况。再者,“转移支出”上面,国家应该有效地调节事关公众的税费、水、电、煤气、公共交通等民生支出。ZF应尽快清理和减少普通老百姓头上的一些税费,在水、电、煤气、公共交通等民生支出上不要片面强调“市场化”、什么都与“国际接轨”。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ZF可推行财政直补(可对公众,也可直补公共部门),这样既解民生之困,亦纾公共部门成本上升之难。此外,ZF在关注弱势阶层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控高”工作更需加紧和落实,特别是规范公务员、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财政税收的收缴和杠杆作用也必须加强。(二)工资制度改革和劳动报酬提高一直是个难点,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严格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同时,适时推出与物价水平相称的最低工资制度,逐渐调整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再者就是加大收入再分配的程度,如加强税收调节,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使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三)注重农村及中西部的经济提升和发展。目前,农村的土地功能退化和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农村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务农收入难以有效提高,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ZF在继续加强“三农”的同时,应该引导农村在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方面发展。此外,ZF引导资金和人才向需要发展或者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动,特别是加快那里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在青年创业辅导和贷款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倾斜。进一步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减轻农产品外运的物流成品,防止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的发生,合理运用市场与财政的调节机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农民收入。(四)重视民间社会的慈善和帮扶救助。ZF应该提供平台,合理利用民间资源,积极引导和借助民间社会,鼓励企业、富裕及爱心人士对无就业、低收入群体进行慈善和帮扶救助,这也能更加彰显社会的温暖和人际的和谐交流互动。并且进一步加大ZF在提高社会福利方面的投资,并在政策上给社会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以利用引导市场资源在增进福利方面的分配。“收入分配问题,从浅层次看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则主要是体制问题、政策问题。对收入分配问题,一定要从体制运行、发展战略、政策调整和宏观决策机制等方面来研究和解决才有成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的确,ZF在利用财政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也应极力创造一个更为适合的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输入差距。总之,我相信我们的ZF有能力改善这一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致力于公平和正义,构建一个“全民幸福”的和谐社会。

标签:国民收入,现状,分配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rticle/19734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