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什么食物养胃
1、红薯: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2、山楂干:与山楂片需要加入大量糖分和添加剂不同,山楂干是将山楂直接脱水制作而成,不仅纤维素含量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山楂酸、柠檬酸等营养素,口味也很好,可以说是消食化积,醒胃助餐的佳品。
3、猴头菇: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4、红枣: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
此外,大枣还能增加胃肠道黏液分泌,纠正胃肠病损,保护肝脏。
5、南瓜:南瓜对于养护脾胃、帮助消化很有好处。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南瓜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
2养胃的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二、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
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
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
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
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3养胃六个偏方
1)姜是健脾利湿好食物
日常饮食可适量吃一点姜来护脾胃,尤其烹煮瓜类、海鲜等寒凉食物时,放一些姜除了去腥,还能去除一点食物的寒性。
中医认为,姜能健脾利湿,姜皮有轻微的利尿作用。
姜也可以轻微地刺激胃酸的分泌,有助消化,但又不会过度刺激肠胃道,这也是为什麽有些人在紧张、恶心或呕吐时,喝一点姜汤可以舒缓。轻微的腹泻,喝些姜汤也有效,因为它能抑制平滑肌过度收缩。
2)甘蔗缓解腹胀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热、利尿和滋养功效,生饮甘蔗汁可清热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和发热退烧皆可使用。
唐朝诗人王维曾如此形容:「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来缓解肠胃饱胀不适。
烤过的甘蔗打汁,则有补脾益气、滋养保健功效。
烤甘蔗汁不但可用来治疗咳嗽,以营养学来看,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可直接化为能量来源,适合消化功能差、需要迅速补充能量的人。
不过,甘蔗糖分高,中医认为甜食会生痰,痰多的人不适合生饮甘蔗汁。
而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血脂高的人也要限量饮用。
3)四神汤是顾肠胃良方
夜市、小吃摊常见的四神汤是最平民的护养脾胃良方,适合大多数体质的人食用。
四神汤裡的茯苓、芡实、莲子、山药,这4种药材可以健脾止泻、厚实肠胃的功能。
四神汤属于一般药膳,可自行烹煮,一般都在四神汤裡加蛋白质如小肠、猪肚,素食者可加豆类,增加风味。
4)莲藕健脾养胃
在秋天吃莲藕排骨汤安神润肺养胃是个不错的选择。古代,莲藕就是食疗养生圣品。
以中医观点来看,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的功效。生藕性味甘寒,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适用于口乾舌燥及火气大的人;莲藕煮熟后,性由寒转温,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止泻的效果,适合胃肠虚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但有消化道溃疡、容易胀气和大肠激躁症的人不宜多吃,因为莲藕的纤维多,会促进肠道蠕动。
而脾胃虚寒,如容易腹泻、胃口不佳的人,以及女性生理期时,应避免吃性寒的生藕,而改吃熟藕,以免加重不适。
5)空心菜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空心菜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如同天然保护罩,可防止夏天的细菌病毒入侵体内。
以营养学角度来看,空心菜可健胃整肠。
空心菜的硷性会降低肠内酸度,帮助好菌生长;空心菜含大量纤维质,可降低胆固醇,且含铁量比红凤菜和高丽菜高。
不过,空心菜性味偏寒,体虚者不适合多吃。
此外,空心菜会影响中药补养药物,如黄耆、人参、当归、川芎、何首乌的效果,如服用以上中药,宜错开2~3小时后再吃空心菜。
6)白萝卜助消化
白萝卜生食可止渴、清热,并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有「小人参」美称。
营养师许云卿举例说,日本人在便当中加入黄萝卜、广东人在三宝饭中加入腌萝卜,都有帮助消化的效用。白萝卜熟食能利尿消肿胀,帮助排便。
4日常养胃三大误区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如何养胃,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偏方”,但当中有多少是真实有效的,有多少又是错误的呢?有专家归纳了日常养胃的三大误区。
误区1:喝粥对胃病患者好。
不少胃病患者认为粥细软,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原因是,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帮助消化。
再者粥水分多,稀释了胃液,加速了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吸收。
若喜欢喝热粥,其温度对胃的刺激也是不利的。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粥,而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才更有益。
误区2:多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部酸胀不适时,喝杯热牛奶便可缓解症状,感到舒服。这是因为牛奶稀释了胃酸,暂时形成一层胃黏膜保护层,因而感到舒服,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现已证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牛奶本身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若胃病(如胃溃疡)需要抗酸治疗,是不宜用喝牛奶的办法解决的。豆浆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误区3: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人们普遍认为姜可暖胃,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是常见的事。
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偶尔用之,且无不良反应,未尝不可。
但应认识到,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
若想用姜来治胃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方剂对症治疗。
5各种粥的养胃功效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重喝粥对身体保健的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50多种粥,他认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意即每天早起,空腹胃虚,可以喝一大碗热粥,使肠胃得到滋养,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不同种类的粥,其效用也不同
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除躁、止咳。
小米粥则补中益气,对脾胃寒虚、中气不足和失眠诸病症有治疗作用。
红豆粥利小便、消水肿。
玉米粥治反胃、利大肠。
如果与蔬菜混合熬煮,则效果更好,比如萝卜粥宽中下气;芹菜粥利大小肠;韭菜粥温补脾胃。
北方天气干燥,许多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嘴唇干裂、鼻腔流血及皮肤燥涩等症状,南瓜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对于改善这些症状大有裨益。
煮粥小方法:
我们在煮粥的时候,首先得先把米浸泡约半小时,而后开水下锅,搅拌时应顺着一个方向,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炖,如果要加入蔬菜等其他食材,则应分开煮制,最后放在一起煮10-20分钟,待粥成黏稠状即可。
小贴士: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喝粥。
标签:养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