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
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本病的诊断依据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等前驱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检查、抗-hav,一般情况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加强消毒处理。
标签:甲肝,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