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是中医特有名词,是指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不仅要传送气、血、水(津液),还要储藏精气,也掌管着精神活动。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以及三焦,都为中空器官,负责消化吸收。
一、五脏:
1、心: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统筹管理五脏六腑,负责让血液在全身循环,以管理精神活动。
2、肝:位于肠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
可调节气血的运行,储存血液,调节全身的血液量。
3、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
是消化吸收的中心,负责将食物中的营养运送至全身,制造津液,运送至肺部。
4、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分为左肺、右肺;气管支气管、咽喉和鼻共同构成肺系,与肺相连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肺为“娇脏”。
通过呼吸吸入天之阳气,负责将水液分配到全身各部位。
5、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储藏着身体本来的能量,带来元气,负责调节水液代谢,是耐力之本。
二、六腑:
1、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
可贮存并排出胆汁,协助脾胃消化,是决断力之本。
2、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
可消化吸收营养,和脾一起工作,是气的根源,负责将气运送至全身。
3、大肠:位于腹中,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经阑门与大肠相连。
可吸收小肠运送过来的食物中的水分,再将剩余物质作为粪便排泄出去。
4、小肠:位于腹中,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口于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将胃运送过来的食糜分成清浊两种。
清是人体需要的东西,浊是不需要的东西。
5、膀胱:位于小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连尿道,开口于前阴。
可将代谢后的浊液,下归于肾,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形成尿液聚集到此处,再排泄出去。
6、三焦: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二是指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即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可将气、血、水(津液)分配至全身,调节水液代谢。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对五脏六腑做好保护,例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食用如小米粥、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如辣椒、芥末、冰淇淋等,以免对五脏六腑产生刺激。
标签: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