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对华政策用他的一句话可以是:中国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不一定,从现在还难以看出布什是不是一个称职的总统,历史会对他有公平的判断的。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美国选民用自己神圣的选票,历史性地推选出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小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然而,奥巴马一旦入主白宫,其对华政策会有哪些特点,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乃至美国民众关心的问题。
从奥巴马到目前为止的各种表态及其竞选班子内国际问题专家的一贯立场可以看出,尽管奥巴马政府将会延续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要素,但在对华经贸和环保等多个方面,仍将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上台初期的半年到一年内,将在贸易赤字、环保、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乃至人权等问题上明显趋于强硬。
应该说奥巴马对国际问题并不陌生。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学士学位时主修的就是国际关系。2005年当选联邦参议员后又任职于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对外交的了解更加深入、系统。鉴此,奥巴马上台后在外交或对华关系方面,还不至于做出让外界非常意外的决策。
从奥巴马竞选中依赖的国际关系顾问群体来看,其对华政策将与克林顿政府更为相似,因克林顿当年的众多旧臣现在都云集在奥巴马麾下,如前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现任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教授的安东尼·雷克,前参院民主党领袖达施勒的外交政策顾问、现为美国进步中心资深研究员的丹尼斯·麦克唐纳,克林顿政府时期分管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苏珊·莱斯以及前海军部长理查德·丹泽格等。另外,著名地缘战略家和民主党外交元老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等人,也是奥巴马就国际战略等问题经常讨教的对象。
尽管到目前为止的大选辩论并没把对华政策作为主题,但华盛顿决策圈内外普遍认为,中美关系是美国未来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奥巴马自然不会忽视。他早就选择了精通中国事务的前政府官员为其出谋划策,如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资深主任、现任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项目主任的中国问题专家杰夫里·贝德,以及精通汉语、曾任美国防部长办公室亚太事务特别助理的米德伟等人。
就对华政策而言,奥巴马阵营的基本立场是,美国不应把中国当做“敌人”或“威胁”,不应“妖魔化中国”,需建设性地对待中国的崛起,帮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确立其应有的地位。中美两国之间存在问题、矛盾与利益分歧是必然的。为此,美国应以现实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这些分歧。然而,近20年来的美国对华关系历史显示,美国的总统竞选往往严重扭曲中美关系。竞选期间各候选人大都对中国采取过于强硬姿态,当政后迫于现实则在半年到一年内大幅缓和对华关系。奥巴马看来也在重蹈这一覆辙。2007年4月民主党候选人辩论会上奥巴马就曾声称,中国“对我们来说非敌非友,而是竞争者。然而,我们得确保与其有足够的军事联系,并建立相应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能维持亚洲区域的稳定”。奥巴马尽管也极力主张应加强与中国的接触,但从战略定位上看却又回到了7年多前的布什政府初期。
尽管这样,鉴于奥巴马的中国问题顾问中对华现实派占大多数,更由于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从而奥巴马“非敌非友”以及“竞争者”的对华战略定位,上台后只要半年左右,就势必会像克林顿和布什初期那样被扬弃,其对华政策也将日趋理性和现实。而与布什现行的对华政策相比,奥巴马届时的对华政策特点将主要体现在中美经济关系方面。
鉴于民主党与共和党就对华经贸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奥巴马政府将会明显比现任政府强硬。奥巴马一再强调,要在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就业服务方面,为在经济全球化下遭受损失的美国工人提供一条改善生活的出路。支持经济国际化的奥巴马声称,自由贸易对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民主党更重视劳工权利和环保的特色,这一理念,加上奥巴马到目前为止关于对华政策的讲话,都预示着奥巴马政府的对外、对华经贸政策,不但将把劳工权利和环保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上,且会就中美贸易赤字、知识产权,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向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甚至比布什政府更倾向于在世贸组织内,就相关问题与中国对簿公堂。
好呀,可以说比小布好多了!
标签:对华政策,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