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66年以前的戏。沿用传统方式发音。66年中期后都按样板戏演唱,但杜鹃山有点另类!
文革前现代京剧无论唱腔、念白(韵白)还是按传统路子,如;白毛女(尤其是扮演大春的叶派)还有箭杆河边等。
《箭杆河边》是京剧老生张学津青年时代的代表剧目,也是他学习余派唱腔的创新之作,以京剧传统反二黄的慢板接原板的套路为基础,散板起唱转上板、最后又以散板结束,其中既有拔高处理的字,又有来自京韵大鼓的腔(“也哭坏了你的娘”一句,这是张学津冥思苦想、偶然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琢磨出来的),很快就在广大戏迷中风靡开来,并被中国唱片社灌制了粗纹唱片。这也是京剧新编戏除样板戏电影以外被戏迷认可流传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唱段之一。
关于在唱段里面有尖团和上口字的问题,实际上简单说就是下意识的传统演唱发音习惯。当时新编现代戏属于新鲜事物,唱惯了传统戏的演员们还没有对这种变革做好准备(没有人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切),或者说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没有系统性的规范要求。不要说张学津这段,就是马连良在老版《杜鹃山》里面有一句“老乡们见了他的心内高兴”,这个“心”字也是尖字发音sin。传统的京剧发音几乎是根深蒂固、自然而然的下意识反应。
关于尖团字和上口字,如果讲清楚历史来源和各种具体变化,需要不少文字,简单来说这些读音都是古代读音的演变,尖团和中州韵相关,上口和湖广音相关,尖字就是现代汉语里面一部分j、q、x为声母的字按z、c、s为声母发音,例如《箭杆河边》里的“想”读siang,“凄”读ci,“将”读ziang,“亲”读cin。但是在京剧演唱中最忌讳把团字唱尖,在票友里面尤其有这种情况,知道尖团字的大体概念,但是具体哪些字却记不准,结果就是逢jqx必尖,反而弄巧成拙,如果拿不准干脆“宁团勿尖”。尖团和上口字不止是传承古音,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美的享受,不信可以试试把上口字和尖团字都按普通话发音,“一封书倒做了婚姻媒证”,这种eng韵母的字如果按普通话唱,那就完全“呆笨痴傻”的感觉了……
标签:张学津,尖团字,现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