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人事例:
1、三国时,周瑜一直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死对头,产生了“既生亮,何生瑜”的念头,很多次想陷害诸葛亮。这都是由于周瑜的骄傲情绪在作怪,他认为自己绝顶的聪明,可是由于诸葛亮的出现,自己被“比下去”了,于是心里越发恨诸葛亮,这样,越发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而诸葛亮则心胸宽阔,他一直不满足自己的知识,总认为自己有许多不足,所以总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就这样,诸葛亮因为虚心请教而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成了一代军师。诸葛亮的谦虚帮了自己,而周瑜的骄傲则害了自己。
2、五代时,晋王李克用带着对梁、燕、契丹的遗恨而死。临终前,李克用留给儿子李存勖3支箭,嘱其复仇。李存勖不忘父亲的遗志,出征时将3支箭装入锦囊,凯旋后则祭祀在祖庙,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在此强大的推动力下,李存勖攻城略地,灭燕破梁,又败契丹,无往不胜。
可是当后来天下已定,大功告成时,李存勖却变得骄傲自满起来,纵情声色,终日与美女在一起。致使上下离心,国运日衰,三五年后就祸端骤起,自己也被乱箭射死。
3、卢思道小时候十分聪明,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文章。一次,父亲把他的文章拿给朋友们看,大家赞不绝口。他从此骄傲起来,不再刻苦读书了。
一天,卢思道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光听一般人赞誉有什么稀罕!”于是,他挑选了十几篇最满意的文章,去请著名学者刘松看,他希望得到这位前辈学者的夸奖。卢思道走进刘松的书房时,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给别人写碑文,没有留意有人进来。
卢思道准备等先生写完碑文再打招呼,便悄没声地在一旁看写字。刘松的碑文比较深奥,有许多词句和典故,卢思道都看不懂。他看着看着,脸不由得红了。刘松写完了碑文,这才发现卢思道,连连抱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老朽光顾写字,没有注意到你来了,真是失礼,失礼!”
先生问卢思道尊姓大名。听说他就是卢家那位受众人赞誉的少年,便请卢思道对碑文提意见。卢思道的脸“刷”地又红了。“他老人家是位学者,都这样谦虚,而我却……”两次脸红后,卢思道再也不敢骄傲,更加刻苦上进了。卢思道后来成为隋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4、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5、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以后,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奖赏,但是他谦虚地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而圆圈外面是那么空白,对我来说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积越大。由此可见,我不懂的东西还很多。”
正因为爱因斯坦在荣誉面前不骄傲、不自满,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谦虚谨慎,谦逊好学,不断探索,为物理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传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一首诗,总要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听取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拍手叫好,才算定稿。白居易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与他的谦虚求教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的虚心求教,他所做的诗才会贴近生活,才会亲近民众,才会通俗易懂,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并广为流传,受到后人的称赞。
相传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一首诗,总要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听取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拍手叫好,才算定稿。白居易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与他的谦虚求教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的虚心求教,他所做的诗才会贴近生活,才会亲近民众,才会通俗易懂,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并广为流传,受到后人的称赞。这正是虚心使人进步的具体表现。
这句话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广泛使用,它出自于《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一语,后被毛主席古为今用即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句话是句俗语,是一句名言,更是一个真理!
相传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一首诗,总要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听取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拍手叫好,才算定稿。白居易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与他的谦虚求教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的虚心求教,他所做的诗才会贴近生活,才会亲近民众,才会通俗易懂,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并广为流传,受到后人的称赞。这正是虚心使人进步的具体表现。
标签:使人,虚心,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