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问答>如何学习王阳明心学呢?

如何学习王阳明心学呢?

2024-06-18 14:28:32 编辑:join 浏览量:577

如何学习王阳明心学呢?

首先,明确目标 。

阳明心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个人道德品质上成为一个光明的人,成为圣人。如果从世俗化的角度来学,算是误入歧途。

另外,关于学习实践。

时刻听从自己真正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会告诉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就是良知。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为了分家产闹得不可开交的兄弟姐妹,这时候,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有某一刻告诉他,因为钱这样做是不好的,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钱,因为他们觉得让自己过得更好是更重要的事情。阳明心学告诉我们,我们都有良知,但是有时候会被外物遮蔽,例如上面例子中的钱,我们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让良知得以展现。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但是钱真的很重要啊,谁不想过更好的生活呢?也许这笔钱对他很重要,孩子要上学,还要还房贷。这时候,你的“致良知”,难道不会伤害家人吗?这个时候,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儒家从来不是教人做一个“老好人”,而是教你找一个合适的点,在这个点,你会获得你应得的,而且是公正的光明的。就像那句话,要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这个直,是要你分析事实,不要让情绪指导你,而是要让价值观来指导你,用价值观来做事。

然后,说说“知行合一“。

我认为阳明心学最重要观点是良知和致良知。知行合一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是评判标准。知行合一告诉我们,如果你做的事不是善的,不是符合良知的,那你就不是真正的知。如果你真正的知了,那么举手投足,都是符合良知的。

最后,关于学了阳明心学的好处。

我认为,阳明心学就是实现儒家中圣人标准的一套心法。在实践这些心法的时候,你会变得可以抵御一些外在的诱惑,你会变得更了解人心中微妙的变化。但是,这些都只是副产品。从始至终,阳明心学都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一个更成功的人。如果某个时候,你按照良知行动的话,你会吃亏。这时候,你要知道,有时候你确实要在价值观和利益之间做选择。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就要记得孟子说的,鱼和熊掌不成兼得,舍生而取义。

衣举领则整,走视地则安,学习要抓住入手之处.

学习心学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人说从立志学习,嗯,说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你想寻找的是更有实操性的建议。那么我不揣浅陋,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静坐,息思虑。心不静,见理总是虚的,所以,第一步是先做减法,减去纷纭多变的杂念。许多人觉得努力的第一步是一定要增加些什么?其实不是,第一步是先要学会减少点什么,减掉多余的欲望,就像一个盛满了旧酒的坛子,是盛不下新酒的,所以,第一步是把旧酒倒空,放空自己的内心,接下来才好接纳新东西。

做减法这个基本原理,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阳明先生有原话在《传习录》中,“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从静坐入手,也不是我杜撰的,阳明有言,“ 初学时心猿意马, 拴缚不定, 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具体操作,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找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第二,写反省日记。

最近,桥水基金的掌门人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在中国很火,本人也爱不释手,书中的很多思想和阳明心学是不谋而合。这里只说其中的一点,瑞达利欧强烈建议人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作为个人的修炼心学的入门方法,从错误中学习的一个方法是写修身日记,每天晚上总结自己在这一天里都犯了什么错误,哪件事做得不对?那句话说得不合适?在哪些方面偷懒了?等等,总之一句话,狠斗私字一闪念。

写反省日记的主要目的是改正错误,让自己进入日新又新的进化之路上,而不是醉生梦死地浑噩度日。中国古代有一本《了凡四训》,其中的提到的改过之法是很好的参考案例。

第三,事上磨。

静坐也好,写反省日记也好,还都只能算是在图纸里面打擂台,真要见真章,还是要到实践中检验,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是增加功力的不二法门。

怎么个磨法?具体操作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里只能给个大的原则,自己原来易怒,现在碰到事情,在怒气升腾的当下,切记,就是当下,事后反悔那个不算是事上磨,事前预防也不是事上磨,事上磨最核心的字眼就是“当下”,在私欲夺取你思想、控制你灵魂的同时,和它刚正面。并且能战而胜之,这才见真功夫。

按照这个思路大家可以延伸,比如之前好色,现在在好色心升起的时候能克服;之前偷懒,现在在偷懒念头的升起的同时能克服;之前好说大话,现在在想说大话的当下能克服……

总之进步就是这样一点点来的,不要心急,日拱一卒,一次克服一个毛病,坚持下去,想不进步都难。

嗯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先把这三点落实下去,一丝不苟做到位,就对阳明心学“思过半矣”!

**********************************************************

2021年11月28日更新,下面的内容是我之前发表到自己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作为参考和补充.

阳明心学顶层设计

当然,任何一种学说,其原本的形态往往都是洁净精微,妙不可言,但是一旦用文字表达出来,往往会让人觉得若有所失。所以鲁迅先生才这样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按照阳明的本意,心学本来就是要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所以他自己没有写出专著来讲述自己的学说,我们后人所了解到的心学,都是通过阳明留下的书信以及学生们记录的对话而来的。

作为后学,当我们在这里一本正经地去分析什么心学的顶层设计时,阳明的在天之灵若有知,当哑然失笑。

“事上磨”是动,“不动心”是静,当然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高度概括。顶层设计的结构中,“不动心”是那一片坚实的地基,“事上磨”是矗立在地基上的柱子。

“事上磨”用最朴素的话来解释,就是埋头去做而已。这一朴素得像白开水一样真理,每一天的每一刻,都被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们在用行动践行着,只不过很多人在用的时候,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那么再回到芝士回答上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过多道理的堆积,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品,原始人在莽原上刀耕火种,或者渔猎度日的时候,是不讲那么多大道理的。抛开恶劣的生存环境不谈,原始人的精神世界反而是一任天机,淳朴率真的。

作为一种酷爱累积的动物,人类或多或少都会患上一定程度的松鼠症,踏上文明之旅后的人,开始累积各种东西,累积财富,累积子女后代,累积知识道理,总之都是要累积在人类看来是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人累积过自己大便的长度。

通过累积,增加了文明的厚度,增加了人活着的安全感。但是累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比如对知识道理的累积,会带来一种心与理的疏离。

在人类的记忆心理学上,有一个十分搞笑的法则,那就是当你希望把什么事情忘掉的时候,最好就用笔把它记下来,(好吧,我认为自己说出这句话就是对自己当下写这些东西的打脸)。这个法则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你一旦用纸笔把事情记下来,从心理的层面你就认为已经把它放到保险箱了,就不会忘记了,文字记录作为人的大脑外延,就可以承担起来原本需要大脑来承担的那一份责任了。故此,大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记下来的东西忘掉了。

所以,我们发现往往那些不识字的人记忆力非常好,因为他们无法借助文字这一伟大的发明,只好依靠自己的肉体大脑来记住一切对自己生存而言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补偿效应。

你看,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将文明的东西演化为一个负担的例子。人所“懂得”的各种道理,往往就具有同样的效应,某个道理,一旦你从思想逻辑的层面上将其想通了,你往往就认为自己真的掌握这些道理了,却不知道,这恰恰是人生的一个最蒙人的骗局。

阳明当年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看透了当时的人们“口里伊周,心中盗跖”的普遍现象,看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造成的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现实,才特意提出一个“知行合一”的口号来补偏救弊。

知行合一被提出来,原本用意就是让我们从这样一个怪圈中解放出来,这个怪圈就是:你所知道的道理,指导不了你实际的人生。

知行合一必须在具体的行动中去践行,去尝试,然后通过践行所提供的反馈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知行合一不相信道理可以通过道听途说或者单纯钻研书本而获得,而是相信主体通过承担风险的实际践行来获得。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通过实践来掌握道理,唯一的原因是实践会带来失败的风险,但是经验已经告诉过人们,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我觉得这句话说得还是不够,从事上磨的观点,应该用这样一句力透纸背的话来代替这句话,那就是“失败即成功”,当然我希望你能正确理解这句话。

大家看到没有,阳明心学最顶层的思想基石是“不动心”,但是这样一路推导下来,竟然走到了“失败即成功”这个观点上来。

这看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其中是有一根红线相贯穿的,这根红线是“致良知”,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心学的主旨就是指导你去充分地开拓自己的人生,生命,无非是一个最大可能体验各种经历的过程。没有人希望等到垂死之际,才懊悔自己拥有的是一个从未拼尽全力的人生。恰似未曾活过一样离开这个世界,谁会甘心呢?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最好,也切了知行合一的精神。

受了委屈,想想按照阳明学说该怎么处理;

工作不顺,想想按照知行合一该怎么处理;

家庭矛盾,想想按照致良知该怎么处理;

孝敬父母,想想自己有没有竭尽全力。

以上几件事做好了,就基本学好了阳明心学;以上几件事做不好,书读再多,没用。

学习阳明心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学,心学是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其次,要知道自己学习心学的目的,如果与心学本身的目的一致,学习心学才对我们有益处。

当目的一致时,才是真正正式学习心学的开始。这个开始,最重要的是知道,心学的修学次第,有了这个次第,我们可以按照次第盈科而进,而且不会迷失。

从孔子开创心学,就没有系统整理这个次第,所以才导致了儒家文脉传承困难,而阳明虽然集大成,但也没有整理这个次第,中国历来的教学传统就是重悟不重学,这是导致学习心学困难的历史传承原因。

虽然像《语丛一》、《五行》、《大学》构建了这个次第,但是因为太过简略,不细致,后人无法真正受其指导。

而我真正将这个次第系统、完善的构建了起来,使得学习心学有了真正的入手处与路线图。

首先每个人都要自问,我们要学习心学的原因是什么?是过往生命经历中遭受的创伤需要修复?还是人生遭遇困境而寻觅解套的出口?或是期许自己活出有智慧而丰富的人生?这其实是很重要的内在核心动力。中国文化的传统里自有其「心体论」与「工夫论」,心学的学习,简要来说便是人通过做涵养心性的工夫来复见心体,恢复生命本有的智慧与超越。

首先重要的是「信」,我们是否相信人的内里都有个超越性与神圣性的主体「心体」,基于此信,就有相应的做工夫的方法来修养。阳明先生谈过工夫有静处静坐的工夫与动处的事上磨炼。无论是静坐、内观、省思或写日记,在做事跟应对进退的过程里保持敏锐的觉知,这些都是在具体的做工夫。

若想对「如何在生活中做工夫」有更深入的了解,欢迎关注「海峡两岸心学教育研究院」的公众号:nousology,加入微信共学群组,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深入细致地讨论

心学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宋明儒学讲「尊德性而道问学」,从心学的本质脉络来说,无疑是「尊德性」更重要些。心性的体证与知识的思辨,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吸收知识要比体证心性更容易接受。可是,没有心性这个主轴,人要如何去统摄知识呢?阳明先生所传的圣学真骨血,正是教人认识人所共有的「心之本体」。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在讲这件事。

那么,学习心学的核心,就是在「如何体证心体」这个重点上。对于这条道路,在儒家有许多「工夫」也就是具体可实践操作的法门。例如前面吴浩所答的静坐、写日记、事上磨练,都是儒家的心性工夫,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生命细节中,就有很多具体可讨论研究的内容。

若想对「如何在生活中做工夫」有更深入的了解,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nousology,加入微信共学群组,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深入细致地讨论。

儒家不是讲诚意正心么,学习心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端正学习阳明学的态度。态度没端正的话,从根上就有问题了:

1.以心传心

阳明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心传心,它的这个特点就让它不适合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传授。人人都有良知,但是每个人性格出身又不同,所以公开课的形式只能讲最浅显明白的道理。但这往往达不到以心传心的目的。很大概率,阳明说的良知和你理解的良知完全是两种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指引很容易认私欲为良知,对良知的理解很容易变成一种臆测。这个过程最好有老师进行指引,帮助你亲切的体认到自己的良知。这个老师需要对心学有深刻的践行理解,也需要对你本身有比较多的认识。才能达到以心传心,帮助你找到自己的良知。

2.传承

宋明理学传承了几百年的学问,上承先秦儒家孔孟之学。是代代人努力才有了宋明理学这个学问。阳明也是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才能触碰到更远的地方,创立了心学。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即便是天才如阳明也是37岁才悟出心即理,50岁始揭致良知之教。更不用说在这之前思考探求了多长时间,经历了多少磨难。

用他自己的话说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所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心学是一个天才人物一生的体悟,不是随随便便能搞明白的。另一方面,这是传承几百年的东西,是历经代代先贤思考琢磨才呈现出来的东西。

不过我相信,不管是理学还是心学,学习的时间越长越有用。这不仅仅是对阳明有信心,对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有信心,更是对中国文化有信心,它里面一定是有真东西的。不然不会传承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学习理学的时间拉长,不要打算几个礼拜几个月整明白。而是花五年、十年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实践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不是个着急的事情,着急也没用。

3.过度渲染

其实关于阳明的很多事迹都有被他的弟子过度渲染的痕迹,在不断的塑造圣人的人设,仿佛这个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天生就与众不同,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而他所创立的心学也被各种夸大,被传的神乎其神。仿佛你要是学明白心学,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说到了这里我多说几句:我并不认为圣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只是到了他们那种境界,对自己还是对万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能做好,什么是自己做不好。真的遇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得不做,也会谨慎对待,恭敬的去处理。所以做的事情问题不大,在别人看来就成了什么事情也能做好。

不管是《论语》还是《孟子》,《近思录》还是《传习录》没有哪本书上说过所有人都能喜欢你,什么事都能办成的话。主基调还是讲“尽人事,听天命”认为自己什么问题也能解决,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本身就是挺狂妄的想法。

我承认阳明是古圣先贤,也承认心学有巨大的价值。但是过度包装美化,反而让这个人不真实。心学很好不假,但是对后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确实存在,需要去正视。

说到这里了,那么该如何学习心学?我们生活中没有人去指点又该怎么办呢?

1.去读《四书》《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传习录》有机会就看《王阳明全集》(既然我们生活中很难有人指引我们的良知,为了避免对良知认识有所偏差。那我们不妨通过通过反复看书,看他们对良知不断反复的讨论,来体认阳明所说的人人都有的良知到底是什么。)

《传习录》里面讲的很多都是对四书以及理学的探讨,不看这几本书,根本不知道阳明在说什么。

看的时候不用过于纠结,就一条一条看下去。自己认同的,认可的就画起来,继续琢磨琢磨,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不认同的,不理解的也不要过于纠结。毕竟里面的很多话是先贤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境界、不同身份的人说的,有出入,有看不明白的在正常不过了。(当然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当然也可以就此放过)

对于自己认可的、能想明白的话打印下来,没事就多琢磨琢磨,把这些道理放到生活中去比照比照,(周围人是如何做的?)放在历史书里观察观察,看看说的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咱也不能因为他是圣贤,啥话也信吧!另一方面也想想看这些道理能够用在生活工作哪方面呢?实践有心得之后继续看书,这样原来看懂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体悟,原来看不明白的地方也开始慢慢能懂了(四书、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传习录值得花一辈子看)

就这样在这些书里面浸泡着,酝酿着,让这些想法和思考在自己脑子里打转,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假以时日,定然收获不菲。

2.好好体验生活

学习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不要看他成功以后说了什么,而是看他成功之前做了什么。

阳明悟道之前人生也是也是足够丰富的,小小年纪想成圣、学兵法、谈养生、奋发图强去格物;圣人真是太难了,谁要想当谁去当;龙泉诗社谈词章、告病归越导引术;开门受徒交若水、抗疏最终谪龙场;路途艰险谁人知?三十七岁才悟出心即理。

这还没完随后升庐陵知县(39)、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40)、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40)、升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41)、至滁州督马政(42)、升南京鸿胪寺卿(43)、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45)。可以说37岁悟道8年以后才开始了平寇生涯,48岁才大战朱宸濠,胜利之后随后被诬告造反,差点险遭不测,50岁才指出致良知之教。(花了十三年)

可以说没有这成学前的一番经历是不会有了后来的阳明的,更不会有心学这门学说的。独特的人生经历也是最终帮助他悟道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学习心学,自然是希望能够让它来指引我们的人生各个方面,把握事情本质,让人生更加美好。可我们从阳明悟道的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功夫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担负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些人生经历会帮助你更好的格物体认自己的良知,反过来良知才能更好的指引你的生活。生活中不仅是心学,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认真对待。(如果学习心学耽误了正常生活工作,就先把心学放一放吧,有机会再继续学习。)

反之,研究心学耽误了正常生活工作,不仅是离悟道越来越远,最后更大可能是如邯郸学步的那个人,一无所有了。

毕业论文做的是王阳明思想,并获得了优秀论文。我来尝试答一下,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哲学史的知识。特别是从先秦的诸子百家;汉朝时期佛学的传入;唐朝时期,儒释道的相争。到了宋朝,儒学理论的发展达到的顶峰,以及佛,儒的融合。而到了明朝,理学的流弊,流入形式,心学追求个性,自由进入了平常百姓家里,一时占领了大街小巷。推荐两本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哲学史》。

其次,你要了解阳明心学产生的原因。所以你必须要对宋明理学有一定的认识,你才能更好的理解阳明心学。推荐陈来的《宋明理学》。重点理解理学研究的范畴和思想逻辑走向。两个主要人物,朱熹和陆九渊。一些重要概念,理,天理,心都必须要理解的。要不然王阳明的心即理就不理解。

最后,回归到王阳明思想。王阳明思想无非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晚年阳明把自己的学说都归结于良知。良知成为阳明学说的核心。良知是心学的本源。万事万物的评判标准是良知。

以上。

我个人刚刚看完王阳明传习录,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先把基础看明白,他的学说是基于四书中的论语,大学,中庸而来,然后再看才能看明白。

我也是还在起步阶段,不知道大神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明白王阳明心学能帮到你哪些,我认为王阳明的心学不一定能让你有多成功,因为成功还需要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机遇,如《素书》中所讲:

心学能帮到你什么呢,王阳明说的也很清楚:

就是让你免于一些不必要的灾祸,遇到挫折时知道如何才能重新崛起,至少属于人生的防守策略。但是就像《孙子兵法》讲的: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就是教你“致良知”, 以求先立足不败,不出大的挫折与问题,再求人生幸福成功。

所以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致”,我理解就是不停的接近的意思,也就是不停的 追求与实践 “知行合一”,行动和自己的良知合一,为什么要不停的追求与实践呢,因为人是经常要受自己私欲所控制的,比如有权的人,总有人给点好处,收受的人面临这些好处的时候,良知会让他感觉收这些好处不舒服,但是临时的私欲比如这些好处可以换大房子、满足身体私欲的享受等会让他收了这些好处,从而为自己埋下了栽大跟头的祸根,如果这个人能认真的“致良知”并“知行合一”,他就会知道,按王阳明的理论,这些好处是不能要的并坚决拒绝之,从而避免自己未来的大失败。

这点上中外是一样的,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

理解了心学的核心,也就知道如何学习了。总之,就是学习与践行如何克制自己的小私欲,回归理性与良知的过程。当然随着修炼日益深厚,可能良知会越来越强大,做事情的时候,也就更容易避免灾祸趋于成功。

学习心学三部曲

一、坚信学习心学的好处

这个毋庸置疑,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要学习心学,说明你对心学已有一定的了解。

二、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其他复杂冗余的概念都可以抛开。那么你的核心就是致良知,如何致良知?不需要你出家,不需要你放下一切立地成佛,你是人,凡人,我们只能在尘世中修炼,在每一件事上去致良知,如何致?当你生活中遇到困惑、迷茫、失落、悲伤、烦躁等,思绪停下来想想,这件事上如果你是个旁观者,你会怎么指导自己的行为。另外也可以遵循减一分私欲多一份良知的原则去致良知。没有恒定的标准,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把握的很好,一点一点去修炼,只要你有这份意识了,都不会很差。

三、心学学习方法

首先理论上你可以去了解心学,看一些书,一般我都是睡前看一会,推荐度阴山或者王觉民的都可以,浅显易懂,而且结合了王阳明生前事迹,适合初学者。后期可以看一看华衫的华衫讲透王阳明心学传习录,传习录原文结合儒学理论的译文,适合对传习录原文感兴趣的朋友。

另外关注一些心学相关的公共平台等。

实践上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加深内功,一般有旁观法、静坐法、描述法等,如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专栏“王阳明心学与生活”。

1508 年王阳明创建心学后,提出了著名的王门四规,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所谓立志,就是以做好人为志向;

勤学,就是勤奋学习经典;

改过,就是要不停地行动,只有不停地行动才能产生过错,然后快速改之;

责善,就是交往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提升自己,以朋友的智识磨炼自己。

王门四规是学习阳明心学的门槛,而本段落所提到的方法,则是学习阳明心学的不二法门。

人生在世,未接触阳明心学前,总是劳心劳力,整日都在忙碌。这种忙碌不仅局限在身体上,更在精神上,我们的心永远都无法安静下来。

所以王阳明指出,第一步就是,静坐。通过静坐,把心上所有的繁杂全部去除。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心安静下来后,还要「内省体察、克制私欲」,所谓「内省体察、克制私欲」,就是要去事上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最终让心不被动,让心控制万事万物,而不是被万事万物控制心。

王阳明举的例子就是猫捕捉老鼠,猫在老鼠洞前等待时,是聚精会神的: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一动不动,除了捉老鼠的念头外,全无他念。人也应该如此,私念一起,立即克除,绝不能给它生存一息的机会。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做了,那最终就能抵达「何思何虑」的境界。

总结而言,修习王阳明心学步骤如下:

第一,遵守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第二,静坐(禅宗式),将自己的心放空。

第三,省察克己,去事上磨炼心,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此心不动,就是不要被动。

第四,静坐(儒家式),如猫捕捉老鼠一样,捕捉自己心里的私念。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首先要有学心学的诚意,然后学心学的心才正;再格物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先读《教条示龙场诸生》,再读《大学问》,然后《传习录》。看完之后自然知道如何学习,如果还不知道,那就再看几遍。

沉下心,看完传习录,不会有这些问题的

学人先立志。

之所以不知道如何下功夫,已经下功夫了没啥进展,根本原因是没立志。

止定静安虑得。此定,即志。止,是知。未能体悟前,止可以理解为识。程颢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儒者言立志,立大志志。故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志已立,心必不随外物牵引,渐渐沉静下来。故曰定而后能静。心静久不被物役,是为净,净乃安,故曰静而后能安,安于万物得失来去顺逆。安者,寂然不动之谓,物来则应,此心非压制不动死气沉沉,故曰安而后能虑,此为知。知乃中,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乃得,故曰虑而后能得。

必也立其志,其心不为物役,渐渐体悟此知,谓之自诚明。程颢曰,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立志。大人(对社会有贡献)之志。

存诚。不自欺欺人。

看到一些大神们都建议要有一定的《四书》、《论语》的功底,我不妨说一下我个人的感受:我在读并领悟阳明先生的《传习录》的过程中逐渐有了想去读《四书》、《论语》的欲望,《传习录》于我来说是最初以“致良知”作为一个契机,在个人致良知的修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一个主心骨价值观,由此反过来再去钻研像《四书》、《论语》这样的经典会更加从容自如,不会轻易迷茫,我倒认为如此也未尝不可。这也符合阳明先生经常所倡导的“常快活便是真功夫”的精神,不必拘泥于一格。一切的一切都要依据个人的情况,对于我个人来说是这样,他人情况各异,未必均要循着一种方式,如此也便又对应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主张。

从前,我曾一度把像《四书》、《论语》等此类典籍列为封建残余糟粕,殊不知我曾经所认知的都是经过后人曲解后的东西。自从遇到了阳明心学,到研读《传习录》后让我对这些传统典籍重新有了新的认知,因此便生出了去将其逐一翻出来重新审视的想法。

谢邀。

话题太大。个人料想凡事多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力透“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要义即可。

标签:王阳明,心学,学习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nswer/15536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