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十四>百科问答>公交车到底挣钱还是赔钱?

公交车到底挣钱还是赔钱?

2024-05-25 23:34:42 编辑:join 浏览量:616

公交车到底挣钱还是赔钱?

账不是这么算的。

公交车本身肯定是赔钱的,我所知道的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公交车都是亏损经营,由政府财政补贴。

但这并不是真的亏损。

你可以把公交看做是基建,一个地区,通了公交这种公共运输,才会有人愿意住到那个地方,买那个地方的房子,政府才有可能通过土地赚到财政收入。

一个偏远地区,建了开发区,数万工人的吞吐量,如果没有公共交通运输,谁来投资,谁来建厂?这个时候公共交通就是基建需求,必须满足,哪怕亏损点钱,但是只要开发区建成,大批企业入驻,对政府才说,财税收入就足够把那点公交上的补贴赚回去了。

你们玩过一个游戏,叫特大城市么?

道路修建到哪里,城市发展到哪里,但是你建了工厂,建了住宅区,如果没有公共交通,厂房会空置,住宅区人口也会上不去,税收也就无法收上来。

要算大账,而不是算小账。

如果没有公交车和地铁,有多少人愿意住在郊区呢?

一部分人可以开车进城出城,但不可能大家都这样。

一方面,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起养车的费用和麻烦,

另一方面政府也提供不了那么多道路和车位给车主。

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提供像样的公共交通给市民用,

否则老百姓在郊区居住很不方便,不愿在郊区买房。

财政部数据,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65096亿元,

而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才97905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约为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的66.48%,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对卖地收入的依赖已经相当严重。

老百姓买房子,不是单纯地买房,还要买周边的配套,

比如学校、医院、商场等,而交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因此即使公共交通赔钱,政府也要硬着头皮大量补贴,

给公共交通的补贴,比起卖地收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用“一毛”的公共交通补贴去换“九牛”的卖地收入,

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公交车公司亏一点儿完全无所谓。

1如果国家不补贴,90%公交公司会倒闭。

家里人从事这方面的,公交车亏是亏到姥姥家的,霸都为例子,现在公交车1.4元 可以90分钟换乘3次,这意味着你可以花1.4跑到霸都几乎市辖区的任何地方,如果开车或者打车都是不可能的,速度快办个事甚至可以来回,夏天听说经常有大妈用老人卡免费坐车上剥豆子捡菜的,一个来回正好回家,又省空调钱。

别看人多,没用,人多换乘收不到多少钱,老人军人低保免费,学生更优惠,而且brt站台换乘连刷卡都不用,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风,连油钱都补贴不回来。

公交司机都是A照,站台维护,停保场,都要算在内,市区对于车辆磨损太高,走走停停,负载又大,车扛不了几年就不行了。

最关键一点,公交敏感行业受到国家政府排量限制,政策影响非常大,新能源电车你必须立马要跟上,一辆电车一开始的时候百万起步轻轻松松,一条线路偏远地方也要10辆,就是千万打底,市区重要线路20辆都不一定够用,电车政策实行都快十年了,都没换完,第一批电车到寿命了要换,还没换新能源的要换,来来回回资金鸭梨太大!

这边电车没换完,现在政府觉得电车已经开发差不多了,开始转向氢燃料电池车,基本停止了电车补贴,所以又要开始转向氢燃料电池,这又是从头起步,现有新技术的一台氢燃料电池起码150万-200万,换个可能冷门线路起码都要准备1500万资金,而且需要新建氢气站,招募相关技术人员,又是一大笔资金,靠你们那几块钱一个人,能收回来?最赚钱的广告费又不是央视,赚的哪够啊!

我们这边以前区里都有自己公交公司,现在就剩两家,剩下全部归市里公司了,而且是不管市公司意见,都必须市公交兜底接收,不能不管!

北京那边通州人多,专线跑的远,收费高可能当半长途车可以赚钱,但是只是特殊情况,正常市区走走停停那种,哪能赚钱啊!

公交车才是政府的良心啊,美帝一些城市压根没有,因为不赚钱,欧洲公交车也是政府补贴,韩国公交车是上车刷卡,下车刷卡按里程计费,我们这边把1元收费统一改为2元都民怨沸腾半天,碰国外哪有这好事,不赚钱政府补贴不够,私人公司不会做的!

就事论事,国家这方面还是没得说,起码保障了劳苦大众出行基本便利!

感谢大家厚爱,一段时间没玩芝士回答发现这么多赞,关评论是因为这个回答一开始没几个人看的时候就冒出好多喷子,为了不引战与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关闭了评论,芝士回答是一个美好的大家庭,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价值观不同但是也也没必要对立,谢谢。

2019年3月30日更新:

连着几个回复都被站务删了,大概说了真话戳中了某些人的心吧。

最后扯一句给某些人:

你们所盼望的capitalists从来都不是救世主。它们的节操和下限要比你们想象的低得多。

指望它们来掌握一些行业可以带给你们更好的生活,可以比目前的Gov更良心,基本上就是做梦。不信的可以看看那些黑心煤窑都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出矿难的多少国有的多少私有的。实在绕不过这个弯儿的,请去读资本论。

话已至此。再说整个答案都保不住了。

以下为原答案:

你要相信,资本是最贪婪的。但凡能赚钱的营生,资本都想抓在手里的。

你看,医疗,教育,铁路,石油,通信,媒体都天天攻击它们垄断,攻击它们黑心,为什么?因为这些行业私有化以后,资本可以赚大钱,赚天量的钱,而且你还没有任何替代品。

比如,医疗,他们想把公立医院全部变成莆田系和和睦家那样。至于老百姓是否看得起病,资本才不管那么多。

铁路,私有化以后它可以涨价,只要比飞机便宜10块钱就大把的人不得不掏钱。

教育已经黑了这么多年,逼得公立学校不再培优,而逐渐变成兜底,让私营的培训学校中饱私囊,穷人只能老老实实得到最便宜最差的教育,好老师全都进私人精英学校,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石油更是资本垂涎三尺志在必得的东西。你看多少人黑中石油中石化,拿美国海湾国家的油价和国内比,忽悠说油价贵是因为国企的问题。问题是,美国和海湾国家都是石油出口国,对的,美国也是石油出口国。你咋不看日本韩国台湾的汽油价格呢?这些石油进口国/地区哪个不比国内贵?

通信被黑的更惨,而且从来这些人都拿日韩香港这些地方的通信费用来和国内比(这个时候它们又不用海湾国家和美国做例子了),仿佛中国的通信资费贵完全是因为国企垄断造成的一样。

扯了以上这么多,你见过媒体喊公交公司垄断、公交公司应该私有化的吗?诶,好像没有诶。

看起来,公交公司真的不赚钱。

亏,血亏,你的想法早就有人试过了

前两年,互联网行业就有人动过这个方面的脑筋

当时是“互联网+“风头正盛的时候,有人觉得滴滴可以取代落后的出租车公司,那么我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线路,是不是可以吃下公交车市场呢?

他们选了北京,深圳几个一线城市,又选了人流量最大的几条线路,地方政府也一路绿灯,网上舆论也普遍支持给予宣传

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

结果还是亏的天昏地暗

其他城市数据就更可以想象了

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公交车是绝对的赔钱项目,基本算是公共服务的补贴了

基本是赔钱的。

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公交车比很多豪车都贵。而每一个城市都有很多条线路,而每一条线路都得有很多趟,否则无法满足运营需求。像一些城市,光是走在路上就能同一时间看到好几辆公交车,想想一个城市的大小,以及很多城市,城乡结合了。很多线路都很长,但是班次间隔却很短。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公交车来满足运力。基本上城区的公交都要满足最早的一班是在多数人上班上学之前,最后一般是大部分人下班之后。而城区大部分的站点要求是每一班间隔不能太长。太长走走都到了还做个毛线公交啊,那会被投诉的。我没有亲自测过,大致城区五分钟左右,郊区十五分钟左右。还有一点是公交线路的安排往往需要考虑所有人的出行需求,这就导致有些公交会绕原路,而很多时候人群却又集中在其中一段线路上。所以经常会出现某一段人满为患,过了就寥寥几人的小长途了。(当然公交车有大小,能多少合理规划)

我们宜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不大,但是很多年以前已经把所有公交整合了,基本上全市范围内,包括乡镇都是最低2元最高5元( 之前由于一直是2元路程没多大关注,今天出差发现已经是 2,3,4了,又降价了 ),市民卡又会,老年卡免费,以前听司机说,有些老头老太早上专门坐免费的公交车去十几里地外的超市抢便宜几毛钱的菜,或者米什么的。最远的地方公交车能开一个小时左右。整个市区我是非常熟的,熟到别人发一张下公交地面的图片我能推测出是哪个站台。当然换了工作,现在城区都有些陌生了。也就是说,公交反而越来越便宜了,你可以话很少的钱,就去更远的地方。我记得小时候的时候,大概十几年前,现在3或者五块钱的地方好像是要7快多的。

然后,很多人生活在这个城市,但是很少能坐遍所有的线路以及大部分时刻,很多人的出行线路,恰好是很拥挤的,于是给人一种,公交车一定班班爆满挤不上。其实很多公交线路常常会出现一趟拉一两个人。经常出差坐车的时候最喜欢看城市风景很多站台要么没人,要么稀稀落落几个人。尤其公交的时间基本固定,但是人们出行有波动。例如一些城市有了高铁站,那么你要不要开通公交线路啊,但是公交线路其实没有多少人的。很多时候出差回来,高铁站的公交车能有五个人就不错了。更多时候是一趟一个人没有,或者只有一个人。然而班次并不少,大概十五分钟左右。

如果去统计的话,必然是少数线路的几个站点之间是人满的。有很多人生活在城区,没有观察或乘坐过所有公交,因此会有一个错觉就是,所有的公交应该都挤不上人吧。

想想看有多少人买了车都舍不得开,公交公司买的车也不是用一辈子啊,得修得换,我想这些年去掉售票员,改无人售票,也是为了节省成本吧。

但是很多时候,你不得不亏本,你这边赔钱,但是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方便,是不是就在其它地方带动了经济呢?

例如一些郊区,你是赔本啊,但是人家就可以办工厂,不是每一个打工仔都能买的起车把,也不是每个人天天要出去玩吧,但是有需求。而你一个线路的公交车,带动了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样一些地方现在是郊区,以后就成了城市。

当然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

哪怕真的要赔本还没有收益,但是民众需要啊。想想城市每年有多少基础建设是根本不可能收费的,投入也巨大,但是这就是发展必须啊。

假若为了收益而减少公交,最大化效益,结果是省了钱了,发展也没了,谁愿意来呢?

公交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必须的。公交不能赚钱,城市能赚钱啊,赚的钱养公交。然后城市发展了,可以建设其它交通。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的计较得失。

我们宜兴的公交线路,其中城区面积占我框选的五分之一左右。

宜兴的公交一大半是不贴广告的,当然有长条led灯牌。

今天出差,顺带拍了几张。

城区公交冬1夏2

前一段去唐山出差,在唐车旁边看到的。25公里车程,全免费。当时震惊,大唐山已经共产主义了啊。

这估计是为了治理雾霾,政府补贴的项目。

言归正传,公交车本身就是个民生工程。车辆不管是购买还是融资租赁,成本都不低。运营成本也比较高,想盈利难。但是国家层面上,对于地方财政来说,通过公交解决交通问题,甚至环境问题,那是很经济的策略。

所以,公交公司是否盈利,其实,也不重要了。能收支相对平衡还是比较重要的,前几年北京公交刷卡四毛,地铁里面那些行乞者一天的成本也就两块,这事,财政可扛不住。

转私人手里就能赚钱啊。

长春有个玩意叫小公共,赚爆的,一年几十万上百万的赚。当时小公共一个特色叫招手停车,随时随地停车上客人……

后来被叫停了……

一个招手停车,就能让公交赚爆……

当然,政府管理公交仍旧是最好的方式……

小公共不是好经验,我只说它的确能赚钱。

3.14更新 随手一个回答收到那么多赞和评论,着实有点意外

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在城市情况吧,不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仅作为一个例子参考。市区公交100条出头(定制专线十余条)中等规模。单一票价1或2,3-4元线路仅3条。交通局开发了集实时公交,扫码乘车,一键打车等于一体的APP,主要站台覆盖电子站牌,2012年实现全空调车,车辆整体配置位于地级市第一梯队,但线网不合理间隔略大。

优惠方面刷卡七折,一小时内换乘免费(部分市郊线不可用)且下次刷卡重新计一小时,理论上七毛能坐一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0-65岁老人半价,65以上一年免费刷卡3600次(约等于无限)

突然推送给我一个四年前的提问

各地的公共交通,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亏本的。

我们首先明确,票价动辄5块10块甚至更贵的那种不纳入考虑范围,对于大多数票价3元以内的,能够收支平衡就差不多,一条一般的线路,一趟下来能有个60人次就不错了,一天假定5个来回,总共600人次,收入1200元,一个月3.6w。看似不少,但是这中间要排除油费、驾驶员工资、车辆运营维保费用、考虑车辆折旧等等,而一辆公交车4.50w是轻飘飘的,百公里油耗按30算,油价按6算,一天300km油费就有540左右,一个月1.62w。这样一算是不是发现赚不到什么钱了,这还是非常理想化的算法。

那么,如果要在这样低的票价下赚钱,那就必须开源节流。空调能不开就不开,车辆保养只负责最基础的,车辆更新周期加长,班次压缩,每趟车人越多越好,或者是车内车身广告。(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一个曾经开私营线路的亲戚发现车子刹车不灵,多次上报领导只让他开慢点,为了抢客流故意摇车拉客,和其他车飙车抢人,后来他跳槽市公交公司,原来私营线路不久也改为公车公营)

以2017年我所在城市公交数据来看,市区公交(不包括后设区)日均客流25w,票价只有1和2两种,取平均1.5,年车票收入共计1.368亿,而市区公交每年购车费用就在1-1.7亿之间,如果没有补贴,那我也不用说了

再补充一个对比,本市市区有两家公交公司均为公营,但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两家得到的补贴是不同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补贴多的每年置换新车,公交站牌线路图及时更新,规章制度很严;另外一家两三年才购买一次,车况很差,接近四分之一的车辆正在或即将超期服役且最近没有任何采购招标,线路改了四五年站牌都不换,一有下雪大雾就停运,实时公交系统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不能正常,自成立来从未加密班次,拿着之前从另一家公司要来的10-20间隔的线路开成了20-40分钟

看看赚钱典范香港的九龙巴士公司的公交车就知道了...

就拿272k来说吧,去过香港科学园的都知道。

两层公交车,能塞100多人,不到1km收3.8港币才能赚钱...

北京呢...一个单层公交两个文明劝导一个司机?!这能赚钱就出鬼了。

大学毕业在某网红城市修公交,月工资到手在4k左右,作为底层的维修人员还是比较辛苦的,一天做六台以上保养车,(有电动车就七台)维修工作要求还是比较严格,各种考核指标,返工率,作业时长,环保作业保养周期等等,直接和绩效挂钩,工作日超出工作时长会有超时工资,13元左右一个小时,由于人员较多员工工资确实也是一笔比较大的支出,但去领过维修材料后才发现员工工资是多么微乎其微,例如最为常见的乘客座椅200左右一张,(160-220元)装饰板160一张,驾驶椅1300+,就连门口的请勿站立的黄色警示地板胶都要200,电路模块更是有几千不等,易损件以更换为主。驾驶员工资在5k左右,辛苦些的有7.8k主要看跑的趟次和线路,考核指标也比较多,乘客投诉,稽查检查车辆完好程度,事故率,还有燃油消耗等,所以看似一份国企工作,其实也挣的是一份辛苦钱,保障的话五险一金和法定节假日每天一百的过节费,过年两百,夏天会有一些高温补贴,春游费秋游费70,和劳保用品。这些福利加起来也没有很多,但确实让人觉得舒坦一些。领导阶层工资会高几百到一千左右,但会有年终奖10k以上。

再讲到公交车的收入一个人两元,还算老年卡,公交卡次数五折,黄色预警天气免费就算乘客满员单趟收入也过不了千,还不说有多少车次是放空的,一些郊区线路基本就没有满载过,新款电瓶车的租金每天一辆就一千多,还不说在严格打击微腐败以前那些蝇营狗苟多少人谋取私利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想保本都不可能。更别说挣钱了。

哦,还有一个广告收入。你看那些广告的的品牌你会去买吗?就可想而知他们能出到多少广告费了。

附上一张车间图吧。

有的地方就需要补贴,有的地方盈利也需要补贴。

一刀切说不盈利的,太偏执了。

北京一元的时候(大部分路线),我们也一元。北京涨,我们也涨。夏天开空调三元了(后来民众反应较多,取消了4年,据说今年不涨明年涨)

北京地铁都开始按里程收了,我们把市县路线全部收编到公交公司了。市里共5个公交公司,1个客运公交公司。3年内全部换完了电动车。

电动车招标的问题,你懂的,从企业到员工再到百姓,都知道咋回事了。就这,财政对车量更换的投入还不超过一半。剩下的钱是公司自己出,自己出,自己出(恨不得说100遍)

车是换完了。环保限号的时候,公交免费,老年人免费。那点影响干不过广告收入的增长,抵不过涨价,更别说现在对市县路线私车的查处。

补充一点,公交公司还有个驾校,本市想考A只有这一家。还有8个加气站。以前是优先供应公交车,少量出租车去加气,换电车了,完全对外营业。

为啥盈利还需补贴,因为还有司机联合闹着要涨工资的时候。房价在半年涨了6000的时候,司机们坐不住。唉!

只算经济账,看那点票务收入,无疑赔钱。

可是大力推广公交车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方便普通民众出门,这些人不用开车出门节约下的能源,减少的雾霾,不都是赚么。

你看那些老爷老太太,夏天去公交车上面坐着摘菜,

你再看那些老爷老太太,做公交到处去跑,为了买鸡蛋1毛钱,

再算上逃票的,

你觉得一年收入有多少?

你再看公交车开支,

就武汉而言, 一个公交车司机一天一般跑3趟 ,

虽然工资在4000元左右,加上五险一金等,各方面开支一个月在6500元+,过年还得发各种奖励,

公交车每跑一公里得2元左右油耗,

一辆公交车价格小几十万,几年时间就得换一辆了,

这只是公交车的,

还有汽车的维修,管理人员等等,

公交车亏得要死 ,

武汉票价高,人数做得多是266路(每天保守估计上万人上这车),

可依旧亏一点,

不说其它了,

但是公交车开通可以有其它好处,

比如卖地,促进消费等,

加上中国大城市不适合开私家车,

从外头来算,这是赚钱的,

其他地方政府多多少少都有补贴,莆田公交这个奇葩除市区一票制线路有政府补贴外,跨区县长线公交全部由公司自负盈亏。定价大概是出市区后每4公里1元,再视沿线经济发展与客流量适当上浮或下浮。

3路 凤凰山广场~涵江国欢镇 全程20公里 5元

9路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黄石八中 全程16公里 4元

20路 市公交东站~埭头镇政府 全程36公里 8元(跨区县路最良心线路×1,沿线集镇多且经过秀屿区政府驻地笏石镇,客流大)

22路 市公交东站~长岭村 全程23公里 6元

36路 市公交东站~莆田火车站 全程13公里 3元

51路 市医院~莆田火车站 全程14公里 4元

再举个极端点的

621路(属仙游公交公司运营)

仙游公交总站~仙游火车站 全程26公里 9元

都自负盈亏了,傻子才让线路赔钱。

标签:赔钱,挣钱,公交车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4.com/answer/121157.html
热门文章